①最初指缣帛。又叫“幡纸”。详下。②丝绵纸。《说文解字》:“纸,絮一也。”指丝绵。是漂洗丝绵的竹席。纸的本义是指漂洗丝绵后竹席上交织在一起的丝绵薄片。这是一种动物纤维的纸,又名“赫”(xì tí)。《汉书·孝成赵皇后传》记载赵飞燕曾用以裹药,并作“赫书”。③植物纤维纸。《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105)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这种轻便实用的植物纤维纸,古时亦写作“”,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太平御览》卷605引王隐《晋书》云:“魏太和六年(232),博士河间张揖上《古今字诂》:其巾部‘帋’,今纸也,其字从‘巾’。古之素帛,依书长短,随事裁绢,枚数重沓,即名幡纸,字从‘系’。中常侍蔡伦以故布捣挫作纸,故字从‘巾’。是其声虽同,系、巾为殊,不得言古纸为今纸。”作为主要书写材料,纸取代竹帛约在东晋之末。《初学记》卷21引《桓玄伪事》,记玄下令曰:“古无帋,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黄纸,用黄蘖染过的麻纸,晋葛洪始用之。按:1957年以来,先后在陕西灞桥、扶风,甘肃居延等地西汉遗址中发现类似纸的纤维薄片,经鉴定,这些早期的纸,尚未达到用作书写材料的阶段。
【参考文献】:
洪光、黄天右《造纸史话》(中华,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