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➀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称作“诗”,原目311篇,实存305篇,举其成数,也称“诗三百”。后世奉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它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中原地区的作品,编定成书约在公元前6世纪。前人认为《诗》有风、雅、颂、赋、比、兴,称为“六义”或“六诗”。一般认为赋比兴属于诗的表现手法,风雅颂属于诗的体制。风包括15国风,共160篇,是中原各地的民间诗歌,其中有许多表现爱情与婚姻的诗篇,部分作品反映了奴隶和平民反抗压迫、奴役的愿望。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主要是用于宴会的乐歌,有大量的政治讽刺诗、宴会酬答诗,也有部分民族史诗。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多颂扬祖先功德。《诗经》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也提供了古代社会多方面的史料。汉代传《诗》的有齐人辕固生、鲁人申培公、燕人韩婴,另有毛亨、毛苌,合称四家诗。齐、鲁、韩三家诗为今文经学,汉武帝时立于学官,魏晋后逐渐亡佚、仅存*《韩诗外传》。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辑录三家遗说最完备。毛诗为古文经学,相传为毛亨、毛苌所作,世称大毛公、小毛公。东汉时立于学官。毛诗篇前各有序,简要概括全诗题旨,称为“诗序”。相传为孔子弟子子夏作,一说为东汉卫宏作。毛传注重文字、名物训诂,不杂谶纬,并标出诗的“兴”义,这些优点有助于它取代三家诗而行世。东汉郑玄作《毛诗传笺》(习称郑笺),订正了毛传的阙疑和错误,注释更为充实、准确,并考定了三百篇时代世次的完整体系。他以毛诗为本,又吸引了三家的长处,综合了汉代《诗经》研究成果,成为重要的传本。唐孔颖达在此基础上又作《毛诗正义》(习称孔疏)70卷,影响甚大,宋以来刊入《十三经注疏》。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发现《诗经》残简170余枚,包括今本《诗经》国风、小雅的近70篇诗。它不属于四家诗中的某一家,可能是流传民间的一种本子,也是现存最早的《诗经》古本。(释文见《文物》1284∶8,可参看同期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简论》)历代研究《诗经》的着作很多。宋代朱熹的《诗集传》批判了《毛诗序》,提出许多新见解,解说简明扼要,成为古代学诗者必读之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排印本。清代的重要着作有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姚际恒《诗经通论》、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胡承珙《毛诗后笺》、陈奂《诗毛氏传疏》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金启华《诗经今译》。1986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向熹着《诗经辞典》,收单字字头2826个,复音词语近1000条,解释《诗经》里所有的词的所有义项。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1934年编印《毛诗引得》;陈宏天等参照其书编有《诗经索引》(书目文献,1984)。

【参考文献】: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

为您推荐

中国史学丛书➀

中国史学丛书:①丛书。近人吴相湘主编。台湾学生书局1964年11月起影印出版。初编,精装206册;续编,精装189册。本书是一部选择精当、学术和史料价值很高的丛书。以明清史料为主要选辑对象;以“实用”和“罕见”为选收原则。..

史通➀

史通:史学论着。20卷。唐*刘知几(661-721)撰。知几史识超人,见解殊异,供职国史馆,与同僚意见不合,乃感愤而作此书,成于景龙四年(710)。计:内篇10卷,36篇(原39篇,“体统”、“纰缪”、“弛张”3篇在北宋时亡佚);外篇10卷,13篇。内..

李盛铎➀

李盛铎:(1858-1935) 近代着名藏书家。小名黑吼,字樵,一字椒微,号木斋,又号嘉居士、师庵居士等。江西德化(今九江市)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京师大学堂总办、出使日、比大臣、山西巡抚等职。入民国,先后..

韩昌黎集➀

汉书➀

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32-92)撰。其父彪博学多才,写成《史记后传》65篇,书未成而病逝。时固方23岁,在太学读书,居丧时读到其父遗稿,觉得不够详尽,遂改订体例,撰写本书。永平五年(62)被诬告私作“国史”而入..

三国志演义➀

三国志演义:长篇讲史小说。罗贯中撰。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又说为宋人、元人。《录鬼簿续编》说他为太原人,或说为东原(今山东东平)人、越人、杭人。一般认为他祖籍太,原生活在杭州。元《赵宝峰文集..

地方志➀

地方志:简称方志。是以一定的体例分门别类地记述一定行政区域的社会情况和自然风貌、历史资料与现实材料、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综合性文献。地方志往往具有连续性,因而,纵观之,则可谓之“一地之全史”,横观之,则可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