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传体断代史书。65卷。西晋*陈寿(233-297)撰。记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61年间魏、蜀、吴三国史事。计有《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又《叙录》1卷,附《吴书》后。原分别流行,北宋咸平六年(1003)始合刻,《叙录》已佚。《魏书》有帝纪4卷,蜀吴均为列传,魏君主称帝,蜀吴称主,以示尊魏为正统。全书无表与志。寿撰此书时三国史料集中于晋都洛阳。此前已有魏鱼豢的《魏略》,王沈的《魏书》,吴韦昭的《吴书》,蜀谯周(陈寿之师)的《蜀本纪》等。寿综合三国史事为一编,组织严密,文笔简洁。《隋志》即以《三国志》为四史之一。但寿书常用回护之笔,掩盖晋帝祖先劣迹。叙事过简,以至疏略。南朝宋*裴松之为本书作注,引用大量史料,于原书略者详之,缺者补之,谬者正之,疑者存之。而不重训释音义,开史注新例。近人卢弼撰*《三国志集解》,搜罗极富,注释甚详。现在流行的最早版本,是商务百衲本据为底本的南宋绍兴、绍熙本。此外还有明监本和据以校刊的清殿本;汲古阁本,和据以校刊的金陵书局本等。中华书局点校本即由陈乃乾据百衲本及以上各本校勘,择善而从,分段标点,是目前较好之本。本书检索工具有:(1)《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燕京大学,1938),词语索引。(2)黄福銮《三国志索引》(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1973),词语分类索引,并以A、B、C代表魏、蜀、吴三书。参见“四史索引”。(3)王天良《三国志地名索引》(中华,1980),以点校本为底本,收地名极详备。(4)高秀芳、杨济安《三国志人名索引》(中华,1980),专史人名索引。(5)沈家本*《三国志注所引书目》(沈寄簃先生遗书本),详该条。
【参考文献】:
林国赞《读三国志杂志》、《三国志裴注述》(中华,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