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译语➀

华夷译语:

明清两代官方编纂的汉语(华)与非汉族语言(夷)对译辞书的总称。大都分杂字(专辑夷汉对照词汇并汉字注音)、来文(夷汉对照的官方文书)2部分。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般分成4类:甲种本,亦称洪武《华夷译语》。明洪武十五年(1382)翰林侍讲火源洁、编修马沙亦黑等奉敕编纂,二十二年刊行。仅记蒙古语。用汉字拼以蒙文读音并译成汉文,分类编排。无民族文字。有涵芬楼秘笈本;乙种本,亦称永乐《华夷译语》,*四夷馆编辑。约有10种不同语言的对译本。一般都有杂字、来文2部分,有民族文字。不同抄本甚多;丙种本,又称会同馆《华夷译语》。明万历间茅瑞征辑,会同馆编印。仅有杂字。类例同甲种本,用汉字注音,无民族文字。供会同馆通事口译所用;丁种本,又称会同四译馆《华夷译语》。清乾隆十三年(1748)所设会同四译馆编辑。据现有统计有42种71册之多。均仅有杂字,所收各词一般分汉字注音、汉义、原字3项。此本国内收藏最全,均系抄本。以上诸本现存大多系明清抄本,刻本极少。许多珍贵文本散出海外。杨守敬日本访书时曾称有13卷抄本,为朝鲜、琉球、日本、安南、占城、暹罗、鞑靼、高昌、西蕃、回回、满喇伽、女直、百夷等13种译语。台北庭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影印《华夷译语》,题火源洁译、茅伯符(瑞征字)辑。所收13种译语及顺序与杨氏所言俱合,但中缺占城、西蕃、回回、女直、百夷5种译语。目前大部分译语系辗转传抄的本子,篇幅形式各异,其来历及成书年代有待考证。冯蒸有《〈华夷译语〉调查记》,详细题录了国内北方现存57种珍贵抄本或刻本。

【参考文献】:

冯蒸《〈华夷译语〉调查记》(文物,1981∶2)

为您推荐

十三经注疏➀

十三经注疏:儒家十三部经书注疏的汇刻本。宋人编辑。416卷。《周易》用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疏,称《周易正义》10卷。《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疏,称《尚书正义》20卷。《毛诗》用汉毛公传,郑玄笺,唐孔..

四库全书➀

四库全书:丛书。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下令征求遗书,次年成立四库全书馆,以于敏中等为总裁,纪昀等为总纂官,馆臣达360人,历时10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抄写正本7部,分贮宫中文渊阁,奉天(今沈阳)故宫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热..

十通➀

十通:十种政书的总称。唐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清乾隆年间官修《续通典》(把“兵刑”析为二门)、《续通志》、《续文献通考》(“郊社考”、“宗庙考”各分为二,分出“群祀..

诗经➀

中国史学丛书➀

中国史学丛书:①丛书。近人吴相湘主编。台湾学生书局1964年11月起影印出版。初编,精装206册;续编,精装189册。本书是一部选择精当、学术和史料价值很高的丛书。以明清史料为主要选辑对象;以“实用”和“罕见”为选收原则。..

史通➀

史通:史学论着。20卷。唐*刘知几(661-721)撰。知几史识超人,见解殊异,供职国史馆,与同僚意见不合,乃感愤而作此书,成于景龙四年(710)。计:内篇10卷,36篇(原39篇,“体统”、“纰缪”、“弛张”3篇在北宋时亡佚);外篇10卷,13篇。内..

李盛铎➀

李盛铎:(1858-1935) 近代着名藏书家。小名黑吼,字樵,一字椒微,号木斋,又号嘉居士、师庵居士等。江西德化(今九江市)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京师大学堂总办、出使日、比大臣、山西巡抚等职。入民国,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