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照用: 佛教禅宗临济宗教学方法。“照”指对外物的认识,“用”指对自我的认识。根据学徒对外物及自我之不同认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旨在破除“我执(执着自我)”和“法执(执着外物)”,即把自我与外物视为实有的世俗观点加以破除。就学徒而言,对“法执”严重者,先破其以外物为实有的观点,叫“先照后用”;对“我执”严重者,先破其以自我为实有的观点,叫“先用后照”;对“我”“法”二执都严重者,同时都破除,叫“照用同时”;对“我”“法”二执均已破除者,即可运用自如“应机接物”,叫“照用不同时’。
为您推荐
楞伽经: 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佛教经典。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四卷。意谓佛入楞伽之地所说的经。禅宗所依经典之一。经中宣扬世界万有由心所造,认识的对象在内心而不在外界。因之,早期禅师也有楞伽师之谓。其他译..
外教: 佛教名词。佛教徒认为佛教思想内含真理,故称佛教为“内教”或“内学”,而称其他宗教派别或思想学说为“外教”或“外道”。《梁书·武帝纪》:“川流难壅,人心惟危,既乖内典慈悲之义,又伤外教好生之德。”宋释志磐《佛..
四料简: 亦称“四料拣”。佛教禅宗临济宗的教学方法。“料”即度量,“简”即简别,或谓问答解释,指按学徒接受教义的程度不同,所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旨在破除学人的“法执(执着外物或外境)”和“我执(执着自我)”。就学徒而言,对..
般若经: 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亦略称《大般若经》。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的汇编。“般若波罗蜜多”意为“智度”。从西晋起,曾有不少选译本,如东汉末支娄迦谶所译《道行般若经》,西晋
..
一阐提: 梵文音译,意为“不具信”或“断善根”。晋僧道生据六卷《泥洹》经文义理,主张“一阐提人皆得成佛”。旧学大众以为违背经说,摈其出僧众。后大本《涅槃》传入,《大涅槃经》卷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
止观双修: 佛教天台宗对修习方法的概括。止重静虑,观即观想。智f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谓:“泥洹(涅槃)之法,入则多涂,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