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约前 390—前 338): 战国时期政治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秦国文教政策的制定者。卫国贵族后裔,姓公孙,名鞅,亦称卫鞅,后受封商邑,号商君,故又称商鞅。前 361 年由魏入秦。前 356 年,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进行变法。不久升为大良造。他为秦国所定变法政策的基石为农与战,故所定教育任务为“令民归心于农”;“喜农而乐战”。然认为人性“趋利避害”,“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商君书·算地》),故主张人君必须“操名利之柄”,顺人之本性,以利导民,“赏之以其所欲”,刺激其富贵欲望;
“刑之以其所恶”,严厉制裁惰农怯战的行为,务使民“力农”、“勇战”,为君“尽力以竞于功”。其文教总方针名为“壹教”。要求“显耕战之士”,“贱游宦之民”,按战功、农绩大小,分别授与爵位、官职。又要求“立法化俗”,以重刑禁奸,达到“以刑去刑”。还主张禁止文士教育,贯彻“举事而材自练”的原则,即在政事和耕战实践中增长人的才干,训练官吏和将才。他所推行的变法,促使秦国跃为战国七雄之首。秦孝公卒,商鞅被旧贵族所害。有《商君书》传世。
为您推荐
申公:
西汉经师、今文诗学“鲁诗学”开创者。名培,亦称申培公。鲁(今山东曲阜)人。吕后时游学长安,与楚元王子刘郢同师浮丘伯。时传《诗》为三家:“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史记·儒林传》),分别称《鲁诗..
南宫适: 孔子弟子。“适”或作“括”,又作“縚”。字子容,亦称南容。春秋末鲁国人。崇道德,不尚兵刑。尝对孔子说“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称赞“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又..
刘安(前 179—前 122): 西汉学者。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孙。文帝时袭封淮南王。好文学,喜辞章,招贤纳士,门下宾客达数千人。主持编写《淮南鸿烈》(亦名《淮南子》)。该书以道家为主,兼采儒、墨、申、韩、阴阳五行..
师乙: 先秦时乐师。《礼记·乐记》载:他与子贡探讨乐理,认为不同类型的歌适宜于不同个性的人演唱,“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
陆贾: 秦汉之际学者。楚人。有口才,善辩论。随汉高祖平定天下,常为外交使者,游说诸侯。官至太中大夫。惠帝时吕太后专权,告病辞官家居。后献策翦除吕氏之党。文帝即位,又以太中大夫职出使南粤,说服南粤王归服汉廷。以高寿而..
曾子(约前 505—前 436): 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为人谨慎,尝言“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信守《诗》教“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主张“君子思不出其位”。提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