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静: 道家用语。《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强调观复知常道,必须心境空明(虚)宁静(静),不杂私欲,才能悟道而得道。此说对稷下道家的“虚静谨听”、宋尹学派的“静因之道”、荀子的“虚壹而静”和韩非的“虚以静后”等说,有积极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网!
习斋教条: 清颜元在博野杨村学馆所订之学规。共二十则,其目为:孝父母、敬尊长、主忠信、申别义、禁邪僻、勤赴学、慎威仪、肃衣冠、重诗书、敬字纸、习书、讲书、作文、习六艺、行学仪、序出入、轮班当值、尚和睦、贵责..
朱子读书: 法朱熹读书方法的汇编。其弟子辅广始辑,,由张洪、齐熙增补而成。归纳朱熹读书法为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元程端礼据以编著《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在最后部分,采用朱熹语录..
实历: 明王廷相用语。意谓通过亲身经历以获得真知。他批评理学教育“不于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而徒为讲说,主张“学博而可约,事历而后知要”(《慎言·小宗》)。他以学操舟为例,认为只在室内泛讲何以航,何以招,何以橹,何以帆..
大人之学: 理学教育用语。宋朱熹分学校教育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称小学为“小人之学”,其任务是:“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
品题: 评论人物,定其高下。《后汉书·许劭传》:“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李太白集·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