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历史学家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着。
中译本由吴模信等据巴黎加尼埃兄弟出版社版译出,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伏尔泰出身于巴黎一个富有的公证人家庭,早年毕业于贵族学校圣路易学院。
1745年任宫廷史官,次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晚年为《百科全书》的出版作有重要贡献。
伏尔泰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路易十四时代》酝酿于1732年,1751年脱稿,后屡经修改,至1768年最后完成,是他最优秀的历史着作。路易十四(1638-1715)是法国波旁王朝最着名的国王,在位73年。
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君主制度的极盛时期,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伏尔泰把人文进步作为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为衡量标准,认为以法兰西科学院创建为标志的路易十四时代,是四个世界上称得上昌盛时代中最接近于尽善尽美境地的,从而把向后人描绘这一“有史以来最开明的时代的人们的精神面貌”标举为着书的宗旨。
全书39章,以军政大事为纲,依次介绍商业、财政、科学、文艺和宗教的发展史实。
打破了西方自修昔底德以来专注于军事政治,忽视文化进步的狭隘的史学传统,首次把人类的精神文化进步提到应有的地位,开创了文化史学的传统,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书中把一代文化的昌盛归于君主的提倡和庇护,反映了伏尔泰思想的时代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