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类编

古文字类编:

高明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本书是一部汉语古文字字表,摹写古文字的各种形体按时代先后加以排列。全书分三编。第一编古文字,是全书的主要部分,收现在认识的字3056个,以楷书为字头。下分4栏:商周时代甲骨文,商周时代金文,春秋战国时代帛书、简牍及其他文字,秦代小篆。

将不同形体依次系于字头之下,用小字简注出处及时代。共收17005种形体。

第二编合体文字,收字304种,形体536个,分甲骨文、金文、盟书及其它刻辞3栏排列。第三编徽号文字,共收598种,形体942个,只分甲骨文、金文两栏。

书后附有一、二两编的笔画检字索引。

本书首创分期分栏的排列方式,把不同时代的字形按先后归为一组,清晰地显示出每个汉字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性质相同的还有《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徐中舒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收可辨识的字约3000个,收录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文字的形体1万多个,按商代、西周、春秋战国3栏排列。依《说文解字》的次序,以小篆字形为字头。

本书是为编写《汉语大字典》搜集、整理的,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古文字的形、义演进规律。与此书接续的是《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汉语大字典》字形组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收录字头5453个,形体21780多个。

所收字形,从秦代开始至西晋止,以帛书、简牍和现存碑刻为主。

为您推荐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➀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字学专着。高明着。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全书2编,上编古文字学基础,5章:(1)汉字研究的历史梗概;(2)汉字的起源和发展;(3)汉字的古形;(4)汉字的古音;(5)汉字的古义。从理论上阐述古文字的形、音、义。下编..

古文字类编➀

古文字类编:字书。高明撰。中华书局1980年版,16开精装1册。本书是作为大学考古专业古文字学讲义的“字表”部分编写的。分3编。第1编收古文单字3056字,以已识的文字为主。与重文合计则有17005个。分4栏:(1)甲骨文;(2)商周..

古文字学➀

古文字学:文字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已经废弃不用的古代文字的学科。如西欧对“楔形文字”的研究等。中国通常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为古文字,所以考释甲、金、篆文,探讨其形体结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乃至考察它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