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指先生设立讲坛向学生传授知识。
典出《后汉书·卷九十上·马融传》:“(马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
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大意是讲,汉代的马融学识渊博,是当时的大儒,并收了上千个弟子。
马融喜欢吹笛子,琴也弹得很好,人也很旷达,不太拘泥于儒家的礼节。他常常在堂上设立绛纱帐,后面安排人演奏音乐,而他在前面教授学生。
后人遂以“绛帐”、“纱帐”、“绛幄”、“绛纱”、“绛帏”、“马融帐”、“马帐”等来称美传授学业这一雅举。如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之十四韵:“获预青衿列,叨来绛帐旁。”储光羲《秋庭贻马九》:“绛衣朝圣主,纱帐延才子。”钱起《登刘宾客高斋》:“日陪鲤也趋文苑,谁道门生隔绛纱。”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绛纱儒客帐,丹诀羽人篇。”郑板桥《赠高邮傅明府并示王君延》:“颇有王生者,曾经绛幄延。”殷文圭《赠池州张太守》:“绛帏夜坐穷三史,红旆春行到九华。”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心轻马融帐,谋夺子房帷。”韩《被命修一统志,先师司寇公宪书也,感而有作》:“少孙敢附龙门末,后郑常依马帐旁。”人们也用“绛帐书生”指升堂入室的学生。如刘禹锡《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