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的合称。
三论宗由我国隋朝吉藏创立,以主要研习古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古印度提婆的《百论》而得名,因着重阐扬诸法性空理论,世称“法性宗”。《中论》和《百论》均由后秦鸠摩罗什译成汉文,前者为印度中观派对部派小乘佛教及其他学派进行破斥而显示自宗的论战性着作,后者的主题则是破斥古代印度佛教以外的其他哲学流派,维护佛教的地位。
三论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中国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的合称。
三论宗由我国隋朝吉藏创立,以主要研习古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古印度提婆的《百论》而得名,因着重阐扬诸法性空理论,世称“法性宗”。《中论》和《百论》均由后秦鸠摩罗什译成汉文,前者为印度中观派对部派小乘佛教及其他学派进行破斥而显示自宗的论战性着作,后者的主题则是破斥古代印度佛教以外的其他哲学流派,维护佛教的地位。
三论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朱光潜“修养三书”:是现代学者朱光潜早年所写的三部谈励志修养的随笔《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谈修养》的合称。台北晨星出版社曾以此合称为书名,合刊出版。其中《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开明书店1931年版)告诫..
汪氏四书:清初医家汪昂(1615-?)编着的《素灵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四部医书的合称。汪昂系安徽休宁人。《医方集解》21卷,成书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书中摘录前人对方剂配伍的解释,并叙述..
抗战三部曲:是巴金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火》三部曲的别称。写于1938年至1943年,它形象地写出了抗战初期和中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的变迁与思想历程。第一部主要通过一群爱国青年的活动,表现了抗战后..
中国古代五种遗规:指清人陈宏谋(1696-1771)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事迹,分门别类编辑的《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陈..
中医五经:指《素问》、《灵枢》、《难经》、《金匮要略》、《甲乙经》五种重要的中医典籍。《素问》与《灵枢》合称《内经》,汇集各家医论,是着重论述中医基础理论的着作。原书9卷,佚7卷。书中关于医学原理的不少论述,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