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周梓室读书生活

陈从周梓室读书生活:

陈从周(1918- ),古建筑园林专家。

浙江绍兴人,生于杭州。5岁破蒙入塾,读《千家诗》、《古文观止》、《幼学琼林》等,每能成诵。而由老姑夫亲授的《幼学琼林》,对其“后来研究建筑史及园林艺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读书的回忆》)。中学时既读了唐宋八大家文章、晚明小品等古文,也读到梁启超、鲁迅、胡适、朱自清、徐志摩的白话作品。

并从喜读李清照的词,进而读到其父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从而对其“一生治学起了开锁的作用”,且“经常背诵,妙趣横生,至今亦未遗忘过它”(《乐莫乐新相识》)。初中时已能为文。

生平强调熟读成诵,他说:“少年时的博闻与强记,是增加、丰富知识的最好时光。我记得那时旧式人家有门联、厅堂联、书房联、字屏及匾额,写的都是名句、格言等,朝夕相对,自然成诵”(《读书的回忆》),“读书就是读书,书不读不熟”(《开卷有益》)。

又自述读梁启超《志未酬》、鲁迅《阿Q正传》和朱自清的《背影》,曾使他明白了怎样做人,认识到旧制度的可憎和父子亲情的伟大。1942年毕业于之江大学后留校执教。现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生平治古建筑园林之学,“匠人所居”,乃名书斋曰“梓室”(《陋室新铭》)。

认为书要“无时不读”,且“无书不读”,由博返约。指出:“正书也好,杂书也好,要有目的去读,可以产生成果。……有目的去读,才有收效。”曾自述自己“是一个读杂书的杂家”,他说:“我爱读杂书,有时甚至于比正书还有劲。手不释卷,午梦初回,清斋寂坐,及至入睡以前,真仿佛一席清谈,处处悠然了”(《杂书要有目的地读》)。更喜读笔记、野史。

“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坚持于读书之余,用毛笔小楷做笔记,成为日课,“很快积累了厚厚的笔记,名之为《梓室余墨》……因为有了这小小成果,足以自慰了”。工书画、善诗词、精昆曲,散文亦婉约清丽。

着述甚丰,有《苏州园林》、《园林谈丛》、《说园》及散文“四集”(《书带集》、《青苔集》、《帘青集》、《随宜集》)等。晚年曾作《陋室新铭》以抒情志,他说:“我仍然爱我的陋室,读书其间,作画其间,写作其间,听曲其间,歌哭其间,乐于斯,悲于斯。吾将终老于斯,作新陋室铭以记之。”

为您推荐

刘绍棠读书

刘绍棠读书:刘绍棠(1936- ),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属北京)人。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7岁时已有作品集。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青枝绿叶》、《地火》、《狼烟》、《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

李政道读书

李政道读书:李政道(1926- ),生于中国上海。美籍物理学家。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早年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大。1946年赴美留学,获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与杨振宁博士一起,发现了闻名世界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霍松林读书

霍松林读书:霍松林(1921- ),甘肃天水人。文学史家、文艺理论家。幼年随父亲启蒙,读《三字经》、《四书》及古代诗文。其父强调熟读、背诵。理由是:“第一,幼年记忆力强,多熟读、背诵一些名篇佳作,一辈子都忘不了,受用无穷;第二,..

刘以鬯读书

章培恒读书

章培恒读书:章培恒(1934- ),浙江绍兴人。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学者。七岁即读《七剑十三侠》、《江湖奇侠传》等剑侠书,培养了读书兴趣。后读到巴金《家》,深受感动,开始爱好文学。在上海建承中学就读时,该校每学期举办..

冯其庸瓜饭楼读书生活

冯其庸瓜饭楼读书生活:冯其庸(1924- )原名迟,字其庸,以字行。笔名起龙、季文等,江苏无锡人。红楼梦研究专家、文艺评论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艺术院副院长。1943年,读书于家乡。后以家贫辍学,回乡..

叶君健读书

叶君健读书:叶君健(1920- ),湖北红安县人。翻译家、作家。少年时于乡下私塾读书。1929年到上海就学,读到不少进步文艺书籍,开始从事创作。1933年进武汉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受过英国传统学府式读书方法的严格训练,课余进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