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苏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处的祝陵村螺岩山附近碧鲜庵中,相传系晋女子祝英台女扮男装读书之处(《宜兴县志》)。
据民间传说,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在此同学三年,感情深厚。英台归后,山伯访之。始知为女子,欲聘娶。
但英台已另许人家。
于是山伯殉情而死。英台过山伯冢恸哭而忽地裂,乃投墓以殉。
传说有浓厚的反礼教传奇色彩,后编演为多种艺术作品。明冯梦龙将之纂辑入《古今小说》中。
后编演为戏曲的传统剧目,以越剧影响最大,结局两人化为蝴蝶;川剧《柳荫记》情节基本相同,结局则化为一对鸳鸯。明代有同一题材的传奇《同窗记》,今存《访友》一出。
现代改编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名誉中外。善卷寺原系祝氏庄园,齐建元二年(480)以祝英台故居改建,在善卷山南,现毁圮,仅存古老碑亭一座,中立暗红色的唐刻“碧鲜庵”三字石碑。
旧有“祝英台读书处”石碑,今已湮没无存,但其读书处遗迹、英台琴剑冢、英台阁等尚依稀可考。当地每年阴历三月二十八有传统的观蝶节,据说在庵前的蝶亭有“梁祝化蝶”奇观。并存有祝陵村和相传是梁祝“十八相送”途经的各处地名。前人有“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台”之句(《毗陵志》)。
梁祝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国内托名遗址可考者多达八处,在山东曲阜就又有一处梁祝读书处,并有墓。另在浙江宁波西乡高桥有全国唯一的梁山伯庙,立有北宋人撰义忠王高庙碑。
碑文所记梁祝故事与流传者略有不同,结局为英台殉情,山伯殉职,时在晋宁康三年(375)。此外,在河北林间、甘肃清水、安徽舒城、山东嘉祥、江苏江都也有梁祝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