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晋阳县乘息洞和菩萨寺内,相传是明医师、思想家傅山(1607-1684)读书的地方。
山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别号甚多,有朱衣道人、公之它、石道人等30多个。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兼工诗文、书画、金石。
少时能过目成诵。诗文信笔挥洒,能稚俗共赏。
尤精医术,邃于脉理,长于妇科。传世有《傅青主女科》、《产后编》等,颇为风行。
愤明季腐败,苦持气节。明亡不仕。
出家为道,并隐于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处的多福寺从事秘密抗清活动。以忠贞故国之情、自命异端、融会三教和言行一致、经世致用精神为后世所称。读书治学甚勤。藏书颇丰,以经史子和医书为多。
其《训子侄》中尚“自恨……不曾闭门十年读经史,致令着述之志不能畅快”,并指导他们“除经书外,《史记》、《汉书》、《战国策》、《左传》、《国语》、《管子》、骚、赋,皆须细读。其余任其性之所喜,略之而已。廿一史,吾已尝言之矣;金、辽、元三史列入载记,不得作正史读也”。其子眉有志,常樵于山中,置书担上,休憩则取书读。
随父出行,则于旅舍中课读甚严。清康熙十八年(1679)傅山有书教其孙的《十六字格言》中以首字“静”为读书的首义,以第十一字“勤”为嘱,并自注道“读书勿怠,凡一义一字不知者,问人检籍”,不可苟且。
后人辑有《霜红龛集》。该读书处建筑奇特,上楼下洞,由六根高大石柱联结。
石柱上淋漓飘洒的墨迹传为傅山于此读书时所书。
边柱下有一方高不盈尺的石碑,系1949年以后立,上书“傅青主读书处”。传《霜红龛集》即于此编撰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