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区出版业

    香港地区出版业 : 在香港地区,最早出现的出版社是1882年创办的凯利和沃尔什出版社。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香港地区一直是英国出版物的海外市场。当时绝大多数民众的生活和教育水平很低,本地学校多采用英文教科书。其他出版物销量很少。1950年后,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及中文教育的发展,使本地的中文出版社发展很快。虽然英文书刊仍依靠进口,但中文出版物日益增多并逐渐取代英文出版物,占市场销售的主导地位。香港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使出版业在发展中形成以进出口和转口出版物为主的特点。首先是英国、美国的出版集团在此设有向亚洲销售出版物的子公司。其次是一些内地和台湾省出版社在此设有分支机构,从事出版和书刊进出口业务。另外,香港地区的纸张和印刷成本低廉,印刷设备和技术先进,吸引许多外国出版社在此印刷书刊。澳大利亚有40%的出版物是在香港地区印刷、装订后运回本国发行的。印度和台湾省在此印刷的出版物数量也不小。80年代,香港已成为世界第四?笥∷⒅行模霭嬉?(含印刷)已成为本港第八大制造产业。港英当局对出版业持放任态度, 没有设立管理出版业的官方机构。涉及版权的事宜沿用英国的法律。出版业同其他产业一样交纳15%利得税。出版物进出口免税。本地出版物须呈缴市政委员会图书馆和 7个公共图书馆各一本。香港出版人发行人协会和香港书店文具店协会,是中文书刊出版社及零售书店的松散行业组织。香港地区有出版社450余家,但没有大型出版社。规模较大的是由国内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的驻港机构合并而成的联合出版集团。本地出版社多数是类似书店的小型出版社。有些以出版为主兼售书刊和文具,有些以批发、零售书刊为主兼营出版。非赢利性出版机构主要有香港大学出版社和官方出版机构香港政府新闻处。1988年香港地区出版图书3000余种,期刊500余种。均以中文为主。绝大多数书刊是消遣性读物。图书大多数是纸皮书。售价较低,一般销量也不大 。香港地区出版业ISBN注册号 :962-。期刊中唯有以英文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周刊行销量较大,在亚洲有一定影响。香港地区有书刊进出口代理商100余家,主要经营外国出版物的进口和转口业务。本地出版物的出口主要由出版社或书店独自经营。出版物主要进口对象是英国、美国、日本和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中国其他地区。1987年进口额为 2.8亿港币,其中转口额约1亿港币,转口国内最多,占44%。主要出口对象是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内地和台湾省。1987年度出口额为12.3亿港币。

为您推荐

线装

线装 : 古书装帧形式之一。中国用线装订书籍,大约出现在唐末、五代,盛行于明代中期以后。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王洙原叔内翰尝云` 作书册粘叶为上,久脱烂,苟不逸去,寻其次第,足可抄录。屡得逸书,以此..

现货目录

现货目录 : 见在版书目。 ..

现代华侨报刊

现代华侨报刊 : 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海外华侨主办的、以当地华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华文报刊,经历了 3个阶段:1918~1941年是大发展阶段;1941年12月至1945年 8月由于太平洋..

《现代评论》

线条图版

线条图版 : 由线条原稿制成、没有网点只有线条的原版。   平版线条图版的制版工艺比较简单,一般是用黑白线条原稿通过照相(不加网)或连续调原稿用线条网屏转换成相应的线条,记录在硬性感光材料上,经显影、..

武英殿

武英殿 : 见殿本。 ..

锡活字

锡活字 : 以锡铸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单字。中国元代初期王祯在《农书·造活字印书法》中记:"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锡字"难于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可见王祯前已有锡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