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学 : 中国古代学者在古籍文献整理工作中,逐步积累,形成一系列的工作方法与理论体系。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曾用"校雠??" 的名义概括。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校雠学"的内容又有分解、缩小,并有被新学科以他种名义取代的趋势。"校雠学"的开端,与汉代刘向父子长期主持的大规模校理国家藏书活动有关。据《汉书·艺文志·序》:"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这是由专家分头负责,采访搜求,鉴别校理,厘定篇章,撰写叙录,分类著录等文献整理的全部学术活动。刘氏父子世承斯业,总其大成。对这些,在刘向的"别录"中,是用"校雠"二字概括的。后世逐渐形成的"校雠学",所扩展覆盖的最大范围也大致是这样。又据《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别录》说:"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这是对"校雠"的明确具体的解释。仅指校订篇章字句的讹脱错漏,范围较前所述狭窄得多。(见彩图)
后世古籍整理工作分工渐细。其中分类著录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等职司自成专学,即中国传统的目录学;研求版本源流、优劣、特点等内容,明清以来迅速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版本学;考订文字异同的称为校勘学。
校雠学名著,有南宋郑樵的《通志·校雠略》,是校雠学的第一篇总结性的开山著作。又有清代章学诚的《校雠通义》,总结了刘向以来广义校雠学特别是目录学方面的丰富经验,对郑樵的学说有所纠正和发展。
受郑、章影响,现代一些学者仍以推阐向、歆之学为己任。所著专论,如杜定友的《校雠新义》,胡朴安、胡道静的《校雠学》,张舜微的《广校雠略》等,其论述范围均属于广义校雠学范畴。论述狭义校雠学的专论,多以"校勘学"定名。但如王叔岷的《斠雠学》,虽用广义名称,论述仍限于校勘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