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满成

    金满成 : 著名文学翻译家和报刊编辑撰稿人。四川峨眉人。笔名秋草、东林、冬林、许由、小江平等。幼年在家乡读私塾。16岁时因家贫失怙,就读于嘉定府教会办的华西中学。后因鼓动同学反对读 《圣经》,被学校开除。1918年与陈毅等考入留法预备学校成都分校。1919年7月离沪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入巴黎圣日尔曼公学读书。1921年冬,因参加反对北洋政府向法国借款和进驻里昂中法大学被押送回国。后到北京西山碧云寺陆汉克学院 (后改名为中法大学) 继续学习。1923年开始在北京 《晨报》 副刊发表散文和小品。1925年毕业,将所译法朗士的小说卖给书局。1926年应王昆仑之邀赴粤,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上海,应邀担任王昆仑创办的 《民众日报》 的副刊编辑。1929年9月9日,陈铭德主持的 《新民报》 在南京创刊,应邀担任该报副刊 《葫芦》 主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军警血腥镇压要求抗日的游行学生,南京 《中央日报》 反而诬蔑学生酿成 “珍珠桥惨案”,该刊曾揭露 “ 《中央日报》 门前,不知有多少冤鬼”。此外,还与聂绀弩在南京合创 “甚么诗社”,出版定期的 《甚么诗刊》。1932年3月29日,离京返川。5月1日,重庆 《新蜀报》 第8版 《新蜀报副刊》 第1期出版,任主编。开辟 《新副闲话》 专栏,并为该报的时评专栏 《金刚钻》 撰写针砭时弊的短评文章。1937年1月1日,与萧林等编辑出版的《人力周刊》 在重庆创刊,该刊以提高四川文化水准、唤醒民众共同救国为宗旨,同年9月出版30期后停刊。5月16日,重庆文化界救国联合会成立,被推举为主席兼宣传组组长。抗战爆发后,领导该会开办 “暑期文艺讲习班”、“战时知识训练班”、“农村演剧队”、“群众歌咏队”、“自强读书会”、《诗报》 半月刊等。1940年以后离开 《新蜀报》,移居江北,在刘家台创办 “工人合作社”。1947年冬,携妻赴安南 (越南) 探望病危的岳母,并参加华侨报纸《远东日报》 工作。因撰写题为 《反殖民主义》 的文章,被法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被迫到香港卖文为生。不久,随柳亚子、费孝通等赴济南,在解放区搞宣传工作。建国后,被安排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作翻译。不久,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法国文学编译。1957年被错划为 “右派”。1971年12月26日病逝。创作有 《爱与血》、《林娟娟》、《花柳病眷》、《黄娟幼妇》、《友人之妻》、《我的丈夫》、《女孩儿们》 等小说,翻译有大量法国著名文学作品。

为您推荐

吴保丰

吴保丰 : 国民党广播事业负责人、人民广播机构顾问。江苏昆山人。192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后赴美国深造,在密西根大学获硕士学位。在美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回国后,当选为国民党中..

刘正华

刘正华 : 《新民报》报人。四川巴县人。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俄文系,一年后转入政治系学习。学习期间,曾在北洋政府外交部任职。毕业后曾任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秘书兼宣传主任,并向《晨报》、《东方..

张友渔

张友渔 : 现代著名报刊活动家。山西灵石人。1899年1月10日生,原名象鼎,字友彝,1928年后改友渔,笔名忧夷、忧虞、忧疑、有疑、有仪、犹豫、游泥、悠然、平周、萍周、若愚、友愚、萍州、章若榆、香汀..

罗承烈

熊伯庚

熊伯庚 : 报刊编辑。四川梁山(今梁平)人。原名长盛,笔名白亨。8岁开始读私塾和小学。14岁时辍学,到“聚丰”当铺当学徒。1920年到川军邱怀部和余际唐部任录事。1924年回到家乡,受聘于县立高小,担任..

陶希圣

陶希圣 :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湖北黄冈人。原名汇曾,笔名方岳、方峻峰等。1914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18年升入该校法科。1922年毕业后,到安徽法政专门学校任教。1924年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

严宝礼

严宝礼 : 上海《文汇报》创办人和总经理。江苏吴江人。1900年1月2日生。字问聃。1916年秋,进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读书。1920年辍学入铁路局,在总稽核室工作。经常被派往沿线各车站查对账目,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