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的体裁 : 新闻摄影既然是一种独立的、有特色的重要的传播新闻的兵种,就有必要分清并掌握它在实际运用中的不同样式即体裁,以便按照这些体裁自身的内在规律,更有效地发挥它们各自的特性和功能。
(一)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是指那些按预定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所拍摄的事件性的新闻照片,以及那些事先没有预料,在突然发生的情况下所拍摄的新闻照片。这些事件性和突发性的新闻是在一个短时间内发生的,过了这个时间即不复重现。这类照片着重于显示新闻事件现场的直观形象和典型瞬间,其表现方法和文字新闻中的消息类似,重在简洁、直率。我们平时在报纸上见到的配有简短文字说明的独幅新闻照片,大多就是这种独立发布的图片新闻; 有时它也以系列的形式出现。
这类图片新闻要求记者在比较紧迫的甚至突发的新闻现场进行抓拍,又要求单幅画面形象包孕足够的信息含量; 因此能否拍到和拍好这类新闻照片就成为衡量一个摄影记者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从1957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 “荷赛” 与1942年开始的美国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均将抓拍重大的事件性现场新闻,特别是突发性新闻,列为最重要的位置。其获奖照片绝大多数都是在艰苦危险的条件下或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或以准确的判断力,或以敏锐的预见性,或以临场不乱的机警,或以极大的耐心抓拍成功的。
图片新闻无疑该列于新闻摄影之冠。它的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时效的快慢,对西方综合性的报纸和通讯社来说,关系到能否生存的问题; 对我国来说,也存在一个面临世界性的新闻竞争,使中国新闻摄影尽早走向世界的问题。
(二) 特写照片
新闻摄影中的特写照片,又称特写摄影。它不是电影术语中所指的人或物的近镜头; 而是在某种社会背景之下,对于新闻对象局部的细致描绘。近至突出主体而把其他一切加以切割,像电影一样用近镜头来表现,也可从富有特征的部位和角度来表现,旨在使读者对某人或某事得以近观细察,更深更细地领悟其内涵。
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恶性题材的照片充斥着欧美报纸版面,编辑们就开始采用一些比较悦目的特写性照片,为整天观看那些天灾人祸的灾难性照片的读者提供一道视觉上的“餐后甜食”,于是就形成了图片新闻画面上的灾难和特写照片画面上的喜悦相互调节的版面格局。这类调剂性的特写照片没有什么新闻性,以情趣性、知识性、观赏性取胜。
从五十年代开始,随着新闻摄影题材范围逐渐拓宽与电视新闻的严重挑战,在世界范围内,特写摄影开始向新闻领域发展。当今,特写摄影已不局限于时效性不太强的日常生活、自然界等方面的题材,记者们已力求在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性新闻中拍出好的特写照片;与此同时,并注重对灾难性的社会新闻进行人性面的报道,从侧面来拍摄特写照片,使画面“柔和”一些,带点“人情味”。这是“因为读者在报纸阴沉的版面上读到太多沮丧的新闻,许多编辑争论着认为订户在看照片时,应该得到视觉上的休息,由于这个原因,编辑们以刊登较多的轻松特写照片来代替严肃的新闻照片。”(合众国际社英格兰图片局主任截夫·马兹尔语)
特写摄影不仅仅是一种造型手段和表现方法,更是新闻摄影进行深化报道和传达人物情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样式,其特点是从宏观着眼,把握全局;又从微观入手,揭示真相。其特长是通过对局部形象的细致刻划,反映出全局的势态和问题的本质,常用点睛之笔或意在画外的含蓄手法,将读者与特写形象的心理距离骤然拉近,形成面对面的强烈接触。在这亲近的距离内,主体人物脸部的表情深深感染着受众的情绪,产生心理对位效应和戏剧性效果,令人或拍案叫绝、或感伤落泪、或大吃一惊,从而诱导读者领悟到形象背后的深沉含义。可见,形简意赅的特写摄影,是图片新闻的锦上添花,也是欣赏水平日益提高的读者对新闻照片的新的需求。这就是特写照片日益受到重视并将盛行于世的主要原因。“荷赛”自1982年起,就将“新闻特写”单独列为比赛项目中的一个类别;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也从1968年开始增设了新闻特写照片奖。
特写照片与图片新闻的区别主要有三点:一是图片新闻侧重表现新闻六要素中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而特写照片则侧重显示“如何”及“何故”这两个要素。二是在时效性方面,图片新闻要求越快越好,特写照片一般而言,时间上则不太紧迫。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了,常常是先发出图片新闻,首先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对这一事件细致地描绘则往往由特写照片来承担。三是特写照片的题材较图片新闻广泛,它不但传播新闻,而且还可以表现对读者有普遍兴趣的人和事,以揭示其中的文化内蕴和哲理,有时甚至以新的方式和新的观点来叙述古老的故事。诚然,在特写照片和图片新闻之间不能划一道截然的界限。因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拍摄图片新闻也要注意我们常说的“花絮”,就是围绕着某一新闻事件,从各个侧面来加以反映,这种“侧面报道”多少就带有特写的味道了。
拍摄重大的事件性和突发性的图片新闻时,记者在新闻现场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迅速、敏捷、准确、熟练是他必须具备的素质,不失时机地抓取典型瞬间是主要目标,对艺术上的表现只能力求而不能苛求。而拍摄特写照片,则有较多的现场选择余地,这一选择的过程,就是记者发挥创作才能的过程。敏锐的新闻嗅觉,高层次的文化素质,娴熟的抓拍技艺是拍好特写照片不可缺一的功底。
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有像齐观山的《斗地主》、李仲魁的《在结婚登记处》这样优秀的特写照片问世。1963年,蒋齐生提出了“新闻人物现场肖像”这一特写样式,并于1986年起将它列为每年全国新闻摄影展览评选中的一个项目,独占四个金牌中的一个。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是指表现新闻人物在新闻现场显露的特有形态、情感及其性格特征的特写照片。新闻人物活动的新闻现场,是肖像的形态、情感、性格显露的最佳环境。人在活动现场,易于打破自我约束的静态性格,流露出没有任何掩饰的动态性格,从而呈现出生动自然的神态和心态。这是因为在新闻现场,人物有所专注,面前的问题引他思索,对立面的存在,可以激发他的心情波涛。总之,新闻人物在新闻现场易于入神,一入神,就忘掉自己,一忘掉自己,方显出本相,最佳瞬间就会随机出现。
就整体而言,现今真正传神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还是太少,与实际生活相比,显得过于苍白无力。1989度全国新闻摄影展览评选中,参评照片共有4,052幅,新闻人物现场肖像这项预定的金牌却评不出来,只好空缺。平时发表在各地报纸上真正算得上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其中特别优秀而又能打动人心的,更为凤毛麟角。大多“肖像”流于千篇一律的“道具加人”的“工作照”。九十年代春,《人民日报》等中央和地方报纸先后开辟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图片专栏,以比赛形式鼓励广大摄影记者和摄影工作者热情讴歌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的英雄业绩,为他们传神写照。从此,优秀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逐渐多了起来。
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欲突破常见的“道具加人” 的“工作照”模式,唯一出路就是要舍得下苦功,扎扎实实地深入到新闻现场中去,对所要表现的新闻人物跟踪不离,这样方能捕捉住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特有 “肖像”。1988年8月,大台风袭击上海,《新民晚报》 记者刘开明夜以继日地在暴风骤雨中采访。某日凌晨,他获悉为察看风情、水情而通宵未眠的朱镕基市长已回到市府,便立即赶去。此时朱市长得知台风已经过去,全市没有造成大的损失,便眉头舒展,开怀大笑,披衣而起,边披边说,这下我可安心回家吃早饭了! 就在这一顷刻,刘开明敏捷地按下了快门。这幅 《市长笑了》 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以解除警报后,市长笑着披衣而起的生动形象,有力地表现了这位市长关心人民疾苦,日夜操劳的神态和心态,获得了 《解放日报》 “建行杯” 新闻摄影大赛一等奖。这类照片,如果不 “泡” 在现场,在题材的发掘与主题的深化上下功夫,临时“摆” 出来的一定是市长在看地图或听汇报之类的 “工作照”。
上乘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很讲究画面意境的升华,使其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又具有深厚的历史内蕴。这功夫在摄影之外,是记者综合素质的瞬间爆发,非一日之功。王文澜于1994年拍摄的 《倾听世界的回声》 堪称为这方面的佳作。画面是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在北京为高等院校的师生作演讲的特写镜头。作者通过这位新闻人物演说时略向前倾的身姿和用手助听的形态,逼真地表现了这位秘书长对世界风云变幻的倾心关注的神情,给观者提供了广阔的多层的联想空间。刹那间就使 “肖像” 超越了时空,升华为倾听世界的回声。这类照片,如果没有意境上的升华,势必就变成了 《加利秘书长正在演讲》 的 “工作照”。
(三) 摄影通讯
“单幅”照片是新闻摄影的原始的,典型的形态。当一张照片能够表达完整的意念时,没有人会愿意浪费时间和空间,去使用更多的照片。但是一张照片往往不能传播完整的信息,于是摄影新闻逐渐发展到使用一系列照片,更深入,更详尽描述一件事实的形式,新闻图片的使用则由一张照片的原始形态,发展到重视视觉效果、照片流程和编辑技术的系列照片的复杂形态。例如,1986年7月,新华社对外发了一幅题为 《 “植物人” 获新生》 的新闻照片,报道了一个12岁女孩在1岁时因头部摔伤,从此沉睡了12年,后经一家空军医院长期精心治疗,于当年7月21日突然苏醒。法国吉斯通图片社总编夏维埃·佩利赛见到这张照片后说: “这件事多好,可惜只发了一张。” 又说: “专题报道应该有故事情节。如果反映沉睡照片已无法补救,那么,从病儿上手术台起,记者的镜头就要紧追不舍。拍摄她第一次认识自己的妈妈,拍摄她回到家里过正常人的生活。发二十张、三十张、四十张也不算多。”
新闻摄影的系列大体有三种类型: 一是同一拍摄点拍摄的同一物体的连续动作或者不同侧面的连续摄影; 二是围绕某个主题拍摄的或者编辑的彼此有横向联系的不同题材的专题照片; 三是以人物为主线描述一个事件的始末,强调照片之间的连贯性与故事性,这就是摄影通讯,又称之谓 “报道性照片”、“报道摄影”、“图片报道”、“摄影叙事”、“人文摄影”,国外习惯于称为 “图片故事”。
摄影通讯起源于1928年,当时 《慕尼黑画报》总编洛伦特首先提出 “短文式照片” 这一新概念,认为照片亦可以同文学一般含有文字的意义。随着美国的 《生活》 和 《展望》 画报分别于1936和1937年相继创刊,摄影通讯就成为读者最喜爱的报道形式之一,并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摄影通讯专家,使这一体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中,尤以尤金·史密斯最为杰出,被誉为 “摄影通讯的先驱者”。他认为: “早期的和后期的摄影通讯的区别主要在于早期的摄影记者对一个主题拍摄许多照片,靠事后编辑成章,照片不像我那样有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并不是依靠事先的计划,而是在拍摄过程中,思想上具有照片之间要有互相关连的牢固的概念。我并不是什么感兴趣就拍什么,如果你不从总体去考虑,照片拍得再多,也组成不了摄影通讯。” 可见,摄影通讯不是单纯以情节的故事性、悬念性使读者成为视觉的奴仆,而是通过组照之间的内在联系,让读者的审美思维得到展开,审美内力得到释放。他最著名的 《乡村医生》、《黑人助产士》、《西班牙村庄》、《汞毒污染》 这几组通讯就是这方面的范例,具有深刻的揭示力和形象的表现力,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点与人文精神。介此,国外又将摄影通讯称之谓 “摄影评论”。
优秀的摄影通讯一般应达到以下各项要求。一是要以人的故事为主,即使以物为主,也要以人为陪衬。二是各单幅照片之间必须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而不是某一画面形象的连续,这种结构上的联系是一组摄影通讯的中贯线,犹如文章的布局和章法,以便紧扣主题,把问题说深说透。三是必须有一张核心照片,然后围绕着它向纵深发展,拍摄烘托这张点题照片的其他画面,同时要起到补充和交待背景的作用。视题材的具体情况,可以有一张结论性的照片,也可以没有,让读者自己去下结论。四是各单幅照片特别是核心照片要具有动人的形象效果。五是要洗炼集中,照片的数量和说明问题的深度与广度恰到好处。六是要以简炼生动的文字说明来沟通全局,以利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图片的内涵。
西方报纸和画报经常采用两人小组(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进行摄影通讯的采摄,而且是全过程的合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共同拟订拍摄方案,并在采摄过程中,随时修改原订方案,各自发挥文字与摄影的优势。值得提及的是,目前已出现摄影和文字均由摄影记者一人独自承担的趋向,因而也就出现了“记者——摄影师”或“摄影师——记者”这种名称。这说明在现代新闻事业中,文字与摄影是交叉、交融的,记者要做到拿起相机会照像,拿起笔杆会写作。
摄影通讯是系列照片的主要样式,这里有必要论及系列照片的利与弊。
系列照片有两大优势。
一是利于发挥优化组合功效。若干单幅照片经过组合之后,它们就不仅仅只具有自身的形象价值。由于各幅照片之间的相互影响、补充、冲击、渗透,从而使得每幅照片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超越。这样,新闻摄影就可在更大程度上摆脱时空的束缚,可以抓住新闻事件进展的不同阶段和新闻对象在不同时空里显现的瞬间形态和神态,进行全面的而不是孤立的,连续的而不是中断的,变化的而不是僵死的报道,从而使主题思想的阐述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立体化的格局。这种效果正是系统论整体性原则的优势的体现,即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总和。从整体之中分割出来的某一部分与在整体中发挥机能作用的同一部份,其功能迥然有异。其关键就在于系统自身内在结构的优化组合。因此,系列照片整体效应的最终发挥,就不仅取决于各单幅照片的形象价值,同时还直接取决于各单幅照片之间的优化组合。换言之,系列照片不等于各单幅之和,而应通过优化组合取得1+1>2的功效。
二是利于图文互补。日籍台湾摄影家黄金树将系列照片称之为“摄影新闻”,他认为:“理论上,新闻摄影和‘摄影新闻’是有所区别的。摄影新闻是研究如何融合照片和文字两种最有力的传播媒介,使两者在某一形式的平衡下能互相刺激而产生较诸两者单独出现时的传播,更有传播功效。”
欲发挥系列照片自身的优势,就必须在实际运用中扬长避短。由于系列照片之间的互补,很易忽视或削弱独幅照片的瞬间形象表现力;还由于系列照片在较大程度上依靠文字的联贯与解说,又易陷入文字语言对图象语言的喧宾夺主。因此,在实践中不少人在驾驭系列报道这一体裁时,出现了以下一些偏向:一是用得过多、过滥。1988年度全国新闻摄影展览评选中进入决赛的35幅(组)作品中,系列照片就多达21组,1991年度全国新闻摄影展览评选参赛的五千多幅(组)照片中,系列与单幅之比竟达到1:1。二是不注重摄影语言,形象疲软。三是结构松弛,缺少内在联系,游离杂乱,成了几张照片的堆砌。四是过多依赖文字说明,文字繁琐甚至故弄玄虚。这些偏向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的一些记者对独幅照片的形象表现能力功底不过硬,画而形象信息载量不足,从而走上了依靠增加照片幅量和加长文字说明的左道旁门。介此,从1992年度开始,全国新闻摄影展览评选限制系列照片每组最多5幅,入选展览与获奖的比例不得超过单幅的四分之一。
(四) 插图照片
新闻摄影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与作用主要是独立地发布新闻,但有些文字新闻是需要配照片的,这也是新闻摄影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插图照片就成了常见的新闻摄影体裁之一。名副其实的插图照片,可以对文字报道起到以下几点配合作用:一是运用至美瞬间来引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能动地表现出文字所不能比拟的真实的现实感和可信性,以视觉直观性、精确性来消除文字观念形象的朦胧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强化文字报道的传播效果;三是利用造型形象的现场可证性来增加新闻事实的价值量。那种文字说东,照片道西的风马牛不相及的“配合”,显然是起不了以上作用的,那种插图照片充其量只起了单纯美化版面的作用。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