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 : 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报刊编辑和政论作者。广东惠阳人。出身于旅美华侨家庭。1877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笔名屠富、渊实、无首等。少年时代在美国读书。1893年回国。1902年秋到日本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1903年9月结识孙中山,开始参加其领导的革命运动。1905年9月1日加入中国同盟会,任同盟会总部外事部干事。同年被选为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1905年至1907年这两年,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用笔名先后发表9篇文章,除1篇《辟非民族者》外,其余8篇是关于欧美近世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各流派的译文,为读者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思想材料,是该报作者中翻译最勤的一个人。1908年潜回国内,在天津、吉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任广东省军政府总参议、南北议和会议代表,积极从事反袁世凯活动。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1914年5月,在东京参加《民国》杂志的编辑撰稿工作,为该报主要撰稿人之一。同年7月8日,中华革命党成立,被举为财政部副部长。1916年4月随孙中山回国,协助孙中山从事反袁、护法斗争,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1919年6月、8月,孙中山在上海先后创办《星期评论》周刊、《建设》杂志月刊,参与两报刊的编辑工作,并在这两个报刊和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10多篇政论文章,着重阐述孙中山的民权、民主两大主义,赞扬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20年代初期,又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建立黄埔军校,历任国民党的财政部长、工人部长、农民部长、广东省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军需总监等要职,并继续在《民国日报》等报刊上撰文,坚决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国民党右派进行不调和的斗争,成为国民党左派的一面旗帜。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其论著被辑为《廖仲恺文集》、《双清文集》出版。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