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译报 : 上海“孤岛”时期出版的抗日报纸。1938年1月21日在上海创刊。初为4开日报,同年6月改为对开大型日报。前身是1937年12月9日创刊的《译报》。是中共江苏省委和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共同主办的共产党党报。由英商中华大学图书公司主持人孙特司·裴士(J·A·E·Sanders Bates)、拿门·鲍纳(N·E·Bonner)出面为发行人。设有董事会,银行家黄定慧(女)任董事长。聘英国留学生赵邦鑅任经理,出版界名人钱纳水任主笔。编务由梅益主持,恽逸群任副总编辑,王任叔、钱杏邨、殷扬(杨帆)、韦悫、于伶、陈望道、戴平万等参加编辑,姜椿芳、林淡秋、胡仲持等参加翻译工作。由英籍发行人具名的发刊词说: “一张好的新闻纸,应该使人发生好奇的心理。……我们对于所提供的题材,毫无特殊的偏见,更无偏重的成见。我们是尽量地要大公无私地来选择。”初期与《译报》同,为纯翻译性报纸。2月20日,该报进行改革,除译稿外,开始刊载国内报刊稿件。但仍以译载外稿为主。5月11日,曾译载苏联记者的报道,揭露日军在大同成群结队地闯入民宅抢劫财物、强奸妇女的暴行。6月15日,又译载国联鸦片问题会议上美国代表的发言,揭露日本从伊朗收购46万磅鸦片在中国沦陷区内贩卖的罪恶勾当。同月,译载斯诺的 《在日军后方的八路军》 一文。6月26日,该报改为对开大型报,并发表改版启事 《每日译报本报宗旨》:“一、维护中华的自由独立平等; 二、敦睦民主集团的邦交; 三、保护民主政治; 四、巩固集体安全;五、主持国际正义; 六、建立世界和平。” 内容为综合汇总各方电讯而报道中日战争新闻,并陆续增辟社评及社会动态、新闻钥等栏目,《爝火》、《大家谈》和 《前哨》 等副刊,以及星期评论、时代妇女、职工生活、青年园地、书报评论、戏剧电影、社会科学讲座等专版周刊。后又增设 《儿童周刊》、《语文周刊》、《新闻学周刊》等。副刊由巴人、阿英、于伶等人编辑。经常转载 《新华日报》、《救亡日报》 等报刊言论和中共领导人的文章。8月23日,译载斯诺夫人的《东战场上的新四军》 一文; 同日起,连载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全文。还在新四军中驻有特派记者。先后出版过综合性丛刊 “公论丛书” 和 《译报周刊》。坚持团结抗日,在沦陷区有较大影响。一些单位专门设立发行员进行推销征订工作,其发行网遍及全市各大工厂商店。1939年5月18日,因日伪破坏而被迫停刊。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