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公报

    中华民国公报 : 武昌起义后湖北省政府机关报。1911年10月16日在武汉创刊。馆设武昌大朝街68号原湖北官报印刷局。报纸的开办费600两是黎元洪从藩库存银中拨给,以后固定经费每月5000元由军政府支发。初创时,日出一、二次,每次一至三张不定,后固定为日出两大张半(其中两张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另半张用连史纸单面印刷)。由共进会员牟鸿勋出面发起,邀集两湖师范学堂一班学友创办。出版之日,报馆门首张贴着醒目的横批“光复中华”和对联“与民公好恶,为国报平安”,不仅将“中华民国公报”6字镶嵌其中,而且把推翻君主专制、缔造民主共和的宗旨托出。创刊号全部套红印刷。废除清朝年号,改宣统3年为黄帝纪元4609年。其简章中提出“暂为本军政府参谋部附设机关,故定名《中华民国公报》”,“宗旨即以军政府之宗旨为宗旨,以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改建共和民国为主义”,并标榜其言论“专以说明现今世界大事,陈述精密学理,内以指导民族之进行,外以联合世界之情感”。报纸内容包括政论、新闻、副刊三大部分,设有论说、时评(民声、神州月旦、江汉阳秋)、要件、专电、译电、西报译要、东报译要、特别纪事、紧要新闻、外省新闻、武昌新闻、文苑、谐谈、插画等栏目。报社编制完善,在总经理之下分设编辑、印刷、发行、会计等部,分派专人负责。首任总经理牟鸿勋,实际由主编张樾主持。参加编撰工作的有任素(字岱青,副经理)、张祝南(字肖鹄,主笔)、蔡以贞(良村)、刘复(菊坡)、韩玉辰、朱峙三、蔡寄鸥、邢伯谦、张世禄、龙云从、严山谦、高攀桂、聂守经、毛凤池、欧阳旦茂等。该报发行两年当中,随着主编易人,言论则经历了革命——倒退——反动的三个时期:(1) 张樾主编时期(从创刊至1912年2月18日辞职),历时4个月,报上《发刊词》和社论多出自张之手。强调“力持正义,独立超然,不入党派,不作机关,言论必本之公理,新闻务求翔实”。不刊商业广告,大量登载军政府及所属部门、各革命团体公告,详细报道武昌起义进展情况、各省光复情况和清军动态。初皆送阅不取报费,每日发行4000份,在西南各省影响尤大。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29日创办公报,武昌的《中华民国公报》不再具有政府公报的性质。(2) 蔡良村主编时期(从1912年2月19日至1913年8月15日),时间达1年半,该报成为拥黎团体“民社”的机关报,也即成为孙武个人的舆论工具,民社并入共和党后遂成为共和党喉舌,其言论矛头主要指向革命派,曾与蒋翊武的《民心报》、张振武的《震旦民报》展开笔战。(3) 胡捷主编时期(从1913年8月16日接任总经理职起),约3月之久,攻击孙中山、黄兴,支持袁世凯、黎元洪镇压“二次革命”,认敌为友,诋毁革命。1913年底,其后台黎元洪赴京任副总统职、孙武势力受到削弱,该报遂自行停刊。

为您推荐

香山循报

香山循报 : 清末广东出版的地方性报刊。1911年2月7日在香山(今中山)石岐创刊。周刊。由1908年9月16日创刊的《香山旬报》改名而来。总号第84期,即为第4年第1号。编辑及发行人为李磷庵,印刷郑自强。..

越报

越报 : 浙江旅沪学界创办的革命报刊。1909年11月12日在上海创刊。编辑所设上海爱而近路庆祥里。由旅沪浙江学生以全浙学生名义创办。月刊。编辑兼发行者赵汉卿,主要撰稿者有铁厓(雷昭性)、汉卿(赵..

国民报

国民报 : ①清末广东革命派报刊。1906年11月30日在广州创刊。社址在广州十八甫新街。为日刊。主办人兼编辑人卢谔生,撰述人邓子彭、李孟哲、黄轩胄、冯百砺、邓悲观等。该报自称以“唤醒国民精神而..

福建日日新闻

大江报

大江报 :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1911年1月3日在武汉创刊。社址初在汉口新马路52号,后迁汉口英租界歆生路(今江汉路)。其前身是胡为霖投资于1910年12月14日创刊的《大江白话报》..

帝国日报

帝国日报 : 清末北京最早出现的革命派报刊。 1909年12月在北京创刊。由革命党 人出资兴办。社长陆鸿逵,编辑有白逾桓、刘鼒和等。日出一大张。自称以“扶持宪政,指导舆论,扩张国权,发表政见”为宗..

竞业旬报

竞业旬报 : 清末青年知识分子团体竞业学会机关刊物。1906年10月28日在上海创刊。竞业学会是以中国公学学生为核心组织起来的,是具有革命倾向的团体。编辑及发行人,前期为傅君剑(熊湘)、张丹斧,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