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中的“度”

    新闻写作中的“度” : 新闻写作学术语。“度”的概念源于哲学。它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的一种特殊规定量。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一种限量、界限。凡事物,在其应有的度、程度、幅度、范围、分寸之内,即为正常的度,它维护与体现着事物的质。但在度的两极存在着界限与极限,或叫“临界点”。凡超过此界限、“临界点”、极限者,即超过了事物应有的“度”,从而,便会改变事物的质。人们常说:真理只要向前跨过一步,便是谬误。便是这个道理。“度”的概念自然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事物中。但作为一种自觉的“自律”、“他律”原则被引进新闻学(特别是新闻写作学)中来,则是本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在新闻写作中,度,是作为一种新闻传播的目的与正确的“新闻过滤”、“新闻归属”、与新闻角度的辩证统一体而存在的。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产物。因之,它必须通过一定的“他律”与“自律”,力求保证自身的传播对社会负责,并产生积极反馈,促进问题的解决,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新闻报道与新闻写作适度,便可产生积极作用,若失度、过度、无度、则会走向反面。所以,在新闻工作、新闻把关、新闻写作中,都必须有“度”的观念。“度”,在新闻写作中,具体体现为:(一)对新闻来源、新闻基本事实、新闻具体材料、新闻写作的直接目的、新闻的主题、角度、新闻的提法、新闻发布时机、范围、方式、步骤,都应进行严格的“新闻过滤”与 “新闻归属” 与周密的考虑; (二) 在报道与写作上,要认真研究新闻发生的深层背景,力求把握新闻的性质与本质,并研究政治环境、氛围、政策精神、政策分寸、政策极限,寻求几者统一的途径;新闻报道与新闻写作中的 “冷”、“热”、“强化”、“淡化”、“中性”、“正面”、“反面”、“观察性” 等处理,均缘此精神,不乱 “刮风”、防止 “片面化”、“极端化” 也缘此考虑; (三) 指新闻写作,必须力求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扩大矛盾,减少阻力,促进事物向积极、正常的方向转化; (四) 要寻求能调整各方面关系,为各方面所接受的 “胶合点” 与“切入点”; (五) 新闻写作中的各种提法要适度,首先要符合事实本身客观实际的 “度”,不任意夸大,也要考虑法律、法规之度。对于发展中的情况,宜做研究性的报道,多使用中性提法与中性词汇,以静观事物之发展,并避免因急躁、主观、武断、片面、简单化、绝对化、不留余地而失度; (六) 要对新闻当事人、有关者及受众可能产生的反馈心理、反馈行为,做周严的考虑,考虑各方面的心理等诸方面的承受能力,尽量不因超过其承受极限而产生负反馈,等等。新闻报道与新闻写作中的 “度” 的问题,仍是人们正在实践中探讨的课题,故有待于深化与规范 (参看 “新闻过滤”、“新闻归属”、“新闻采写的 ‘他律’”、“新闻采写的 ‘自律’”等条目)。

为您推荐

“负”新闻

“负”新闻 : 新闻学术语。新闻业务术语。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见解。我国的研究者对其有所发展。其源有三: (一) 是源于数学。数学中的“负”,有小于 “0” 的含义; (二)是源于词源学。词源..

故意性失实

故意性失实 : 新闻学术语。新闻写作学术语。指一切因明确的政治目的、个人目的而明目张胆、明知故犯,有意地虚构、捏造、歪曲、夸大渲染、故意性的“拔高”、无限上纲、甚至故意篡改事实的性质、情..

新闻采写中的“他律”

新闻采写中的“他律” : 新闻学术语。新闻写作学术语。源于西方1875——1881年新闻法令正式问世前后。律,原意为法律、法规、各种政策、文件、规章等,后被引伸为一种特定的有形与无形的约束。这种..

“新闻洞”

新闻中的错误与失实

新闻中的错误与失实 : 新闻学术语。新闻采、写、编、评及新闻把关、新闻审查等术语。为消灭新闻错误与新闻失实,我国各大传媒均有过多种规章与检查制度、措施,并持之以恒地进行经常性的把关、检查..

新闻采写中的“自律”

新闻采写中的“自律” : 新闻学术语。新闻写作学术语。现代新闻自律,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新闻界。其直接原因是揭丑新闻与“黄色新闻”泛滥所造成的多重后果。美国新闻界为面对舆论批判,从新闻界..

微观真实论

微观真实论 : 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中的一种论点、要求、提法。是对真实性的一种起码的要求,它强调新闻具体事实的真实 (或称“微观真实”) 有人称 “事实本身的真实” 或 “基本事实及其细节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