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新闻 : 新闻学术语。新闻写作学术语。又称“调查性报道”。新闻采访与写作都是建立在认真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都是调查研究的产物,故所有新闻作品 (非伪劣作品) 都是调查研究的某种结晶。定名为 “调查性新闻” 的原因,是: (一) 更加强调它在调查研究的要求、角度、采、写诸方法上的特色与专门性; (二) 它是一种在社会历史与新闻传播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而又相对独立化了的新闻样式,它已自成一格,自成一体; (三) 它不是一种新闻体裁与样式的单称,非特指一种体裁与样式,是多种调查性新闻体裁与样式的通称。
调查性新闻,是指以新闻传播媒介为主体,记者为主要调查人员的,通过较一般采访和更加有针对性、专门性、专题性、系统性的调查研究活动而产生的新闻,这种新闻,将上述调查研究结果更直接地转化为新闻作品。有时,直接在标题上标明属某种调查性新闻。它具有较强的新闻性、针对性、指导性、参与性、政策性、接近性。它是调查性消息,调查报告,调查汇报,调查后记,调查附记,等等的通称。
据刘明华著《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之1994年4月第2次印刷版) 介绍,国外对调查性新闻 (即调查性报道)最常见的释义,有下列几种:
(美) 布赖恩·布鲁克斯等著 《新闻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384页) 说,调查性报道“指的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分析性,更要花费时间的报道,因而它有别于大多数日常性报道”。
(日) 川屿保良等著 《大众传播观点》 (地人书馆1990年版第88页): “下是依赖当局发表的材料写报道,而是记者亲自进行调查,逼近真相; 不象独家新闻那样只依靠到手的单个秘密材料,而是通过彻底的调查采访,揭示事件的整体情况。” “不是依赖警察,而是新闻界有意识地、自主地,以政治腐败,税收浪费,有组织犯罪为对象,并且对权力一方有意隐瞒的问题,进行独自采访、调查、揭露。”
(日) 上智大学新闻学教授武市英雄 《日美新闻史话》 (福武书店,1984年版,第187页) 中说,调查性报道的题材,是今天的,现在的,是日常生活中被无视,被忽略的事物,即使被片断地报道过,也还没有从正面深入地发掘。调查性报道是彻底地调查、探查。与普利策所搞的 “社会改革性报道”相比,在揭露现实的隐秘的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是,调查性报道不是虚张声势和推测,它始终是地道地,科学地,详细而公正地调查; 调查性的报道的表现手法与传统的客观报道不同,它一开始就亮明报道者的态度。
国外可查见的有关资料提到最早进行调查式报道尝试的是美国第一张报纸——《公共事件》。1690年因哈里斯刊登了一篇有关法国路易十四国王调戏王妃的丑闻,只出版一期,便被禁出了。西方报纸的调查性报道,一开始就有两大特点:
(一) 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 “扒粪运动” 有密切关切,与政治斗争密切结合; (二) 美国的商业报纸亦以揭丑为传统。据新闻学者张隆栋、傅显明所著之 《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页) 所述,美国新闻史上有过两次大的揭丑浪潮: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背景是社会矛盾尖锐,弊端难掩。1893年创办的 《麦克卢尔杂志》,被认为是当时揭丑浪潮的旗帜与先驱。1903年刊登了林肯·斯蒂芬的 《城市的耻辱》、艾达·塔贝尔的《美孚石油公司的历史》、雷·斯坦纳德·贝克的 《工作的权利》,分别揭露了多方面的腐败现象。1906年美国第26届总统罗斯福送给揭丑记者一个“掏粪者” 的雅号 (英国小说 《天路历程》 ——英国17世纪清教徒班扬在狱中写的宗教小说,写到有一个从不仰首看天,专门用铲子拣拾污物的人,被称为“掏粪者”)。不难看出,美国第一次揭丑报道高潮,是由杂志掀起的。
(二) 1960年左右,美国经济政治面临新的严重危机,反对侵略越南战争及黑人争取人权运动席卷全国。调查性报道又一次受到重视,风行一时。1972年,《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确立了调查性报道的地位。调查性报道被认为是报纸在电子媒体挑战中,拓深报道的一种努力与出路。日本新闻学会所编《新闻学评论》第39期(1960年版,第269页)有人撰文称:调查性报道是“报纸再生之希望”(以上同时参看刘明华前书)。
70年代以后,美国的调查性报道,更加“组织化”、“有序化”、“深层化”、“立体化”了。1975年美国新闻界成立了“调查性报道记者与编辑协会”后,调查性报道不仅更加受到重视,而且,在写法上也有许多拓深。
在日本,1881年7月26日《东京横滨每日新闻》所登揭露北海道开拓使长官黑田清隆出卖国有物报道,被认为是最早,最有影响的一次揭丑报道。1974年11月号的杂志《文艺春秋》发表了立花隆执笔的《田中角荣研究》 (写的是田中角荣的金脉与人脉——金钱关系与人际关系)。当时,还有其它揭露性文章,这些都被认为是田中内阁倒台的导火线。日本新闻协会研究所所长林立隆评论说: “1974年《文艺春秋》刊载的关于田中角荣金脉与人脉的报道,是一种刺激因素,它促使报界来探讨运用这种方式的可能性。1976年洛克希德报道是一个契机,它使这种报道成为报纸的一种主流并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此后,在追求政治和社会问题方面,这一报道方式开始受到重视。”(刘注:1979年2月日本报界关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推销飞机而向日本高官行贿的报道。) (见(日)植田康夫《日本调查性报道的先驱——立花隆<田中角荣研究>的意义》,载上智大学《传播学研究》 1990年第20期,第117—118页。以上均参见刘明华前书》)
据日本新闻协会出版的《新闻协会报》称,到1980年6月止,美国“调查性报道记者与编辑协会”会员已达3000名。而且,电视也投入了调查性报道的行列。该会曾以问卷方式对报社、电视台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是:90%的人认为调查性报道正在成为编辑部的日常工作;33%的编辑、50%的节目主持人说,他们单位拥有1至3名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58%的报纸编辑说,他们在1985年1年里发过1至5篇调查性报道;60%的报社配有特别负责调查性报道的编辑;绝大多数编辑负责人说,他们是从记者责任和社会服务这个观点出发,来从事调查性报道的;报纸与电视都将调查性报道的焦点集中于地方政府和犯罪活动。但,西方与日本的调查性新闻,是受到多方面干扰的,因之,不可避免有其局限性。(同前书)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是把调查研究及其写作,作为革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并注重利用新闻传播媒介发挥其作用。因此,《新莱茵报》及《火星报》亦不乏调查性新闻。毛泽东早期十分注重以科学的社会调查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基础。1961年5月刘少奇明确地对《人民日报》记者说:“报纸工作人员是什么人?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记者编辑要认真作调查研究工作”,“要努力搞一辈子调查研究工作”(刘少奇《一次谈话》)。
我国近代报业史上,较早的调查报告是1931年10月1日《申报》刊登的,杜重远所写的《景德镇瓷业调查》。全文分三个部分: (一)景德镇瓷业兴衰史; (二)目前瓷业疲蔽的主要原因:捐税太重、出口锐减、各级管理机构层层盘剥;(三)振兴瓷业应采取之举措(见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73页)。
我国当代调查性新闻的运用是近40年来的事。我国调查性新闻有别于西方及日本:
(一)有相当数量的“中性调查研究性新闻”。这类调查性新闻,旨在如实地、客观地、雄辩地反映客观现实变动中及各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下情上达,带有较强的研究性,不轻下结论,重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时也提出建议。这类调查性新闻,主要是为了供国家,党政机构制定各项重大决策的参照,或对有关具体政策、具体问题发挥参与作用。这类调查性新闻,严格依据新闻过滤及新闻归属的原则,有的公开发表,有的见于各级“内部参考”或“本报内部通讯”,有的则直达高层领导机构或领导人。这类调查性新闻,从特定角度上体现了新闻传媒的“耳目喉舌”作用。(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调查性新闻,强调其指导性。因之,其出发点及调查内容,并非单纯揭露问题。凡有利于拓展社会视野、推动改革、推动工作者,较成功的而又有广泛参照意义的先进事物或工作经验的正面题材,亦可写成调查性新闻。因此,我国新闻界曾把经验性新闻亦列入 “经验性调查报道” 中。(三)凡重在揭露的揭露性调查性新闻,其出发点、目的、主旨、角度、写法、提法,与西方及日本的有别。凡属一般的社会改革、生产关系调整、政治关系的调整、政策的调整、机构的改革、社会观点的变革、认知机构的变革及各项工作中的问题,对其的报道旨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强调促进改革,促进问题的解决。因此,从总体上说,态度是积极的,是实事求是的,讲求方法的,特别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协力解决。凡属腐败堕落、贪污、受贿等性质极为恶劣者,则重在彻底揭露、鞭笞,但仍然是讲求政策、策略的。凡属更为重大、严重、有的甚至属于敌对性质的问题,则更当按照党和国家的法规、战略部署及严格的新闻过滤与新闻归属原则,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其的调查宜更深入、更严密,材料更充实、确凿,并注重 “第一手材料”和 “消息来源”,力求“铁证如山”之工,至于抛出材料的步骤、方式、范围、斗争策略,均应科学而周密,宜冷静,忌轻举盲动,讲究战果,最后,使真相水落石出。这类调查性新闻,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政策性。
总之,调查性新闻,是一种科学性极强的报道,同时,也是一种特别注重后果的报道。因之,对记者的全面素质,包括政策水平、工作经验、心理素质、采访、写作技能等诸多方面的要求,都是严格的。进行调查性报道,对记者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学习、提高的长期过程。
我国目前常见的有: 调查性消息、调查报告、调查汇报、调查札记、调查附记、调查后记,等等。但是,在国外,其体裁种类不仅限于此。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