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档案

    金文档案 : 中国古代以青铜器(钟、鼎、盘、盂等)为载体的书史铭文,盛行于殷商末期及两周。金文又称铭文。商、周时期,中国古代的青铜冶铸工艺达到了全盛阶段,由于礼乐制度的发展,钟鼎等青铜器物不仅演变为奴隶主贵族和封建地主阶级贮存于宗庙的礼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发展为记录当时社会重大史实的历史文献,并成为象征统治者社会地位、政治权力的"重器",每每遇有重大事件,都要作器勒铭,珍藏宗庙,以期"子子孙孙永宝用"。
  金文档案的内容包括纪念先祖、记述战功、册命赏赐、誓盟订约等多方面。如《利铭》 (4行32字)是近年发现的西周最早关于周武王伐商的史实记述;《大盂鼎铭》(19行291字)记载了西周早期康王时,贵族盂因征伐西北强族鬼方有功而受康王册命赏赐的史实 (见彩图);《史墙盘铭》(18行 284字)是微史家族中的墙为颂扬其先祖功德、并祈求多福的纪念文字;《散氏盘铭》(又称夨《人盘铭》,19行 357字)是西周中晚期散国与夨国因战争纠纷而划定田界的一份双方信守的契约;《毛公鼎铭》(32行 497字)是西周晚期宣王告诫毛公的一篇完整的册命,是西周时期铭词最长者。此外,《大豐铭》(76字)、《大克鼎铭》(290字)、《曶鼎铭》(403字)、《虢季子白盘铭 》(111字)以及战国时期的《鄂君启节铭》(车节铭150字、舟节铭165字)、也都是极其珍贵而重要的金文档案材料。


        


  《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故金文档案以记述祭祀先祖与征伐赏赐为最多。在西周时期,金文档案多形成于周王室及其臣僚;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权的衰落和诸侯卿大夫势力的上升,他们也都形成有自己的金文档案。西周时期的金文档案大都是在浇铸之前,即将铭文反刻于器物内范上,随器物浇铸而成,春秋以后,刻铭开始出现。战国时期的《中山王鼎铭》(469字) 就是刻铭于鼎盖和鼎腹上的。不少铭文都记有铸器和有关事件的时间。文字书写无定式。
  据粗略统计,出土的有铭文的青铜器已多达万件以上,从文献角度统称为金文文献,其中许多则属于金文档案范围。

为您推荐

剑桥大学图书馆

剑桥大学图书馆 : 英国综合性研究图书馆,创建于1424年。当时只有76卷捐赠的图书。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之前一直由大学的牧师会兼管,到1577年才专门聘任了图书馆员和馆长。早期的馆藏几乎完全靠捐赠或遗赠。..

蒋复璁 (1898~1990)

蒋复璁 (1898~1990) : 中国图书馆学家。字慰堂。浙江省海宁人。1924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学期间曾参加北平松坡图书馆的图书编目工作。毕业后到北京图书馆工作,曾任干事、编纂兼中文编目组组长。1..

缴回硃笔制度

缴回硃笔制度 : 中国清代政府对皇帝亲笔文书的一项管理制度。清代皇帝的亲笔文字均用硃红书写,故称硃笔,包括皇帝亲笔撰书的硃谕、硃改的谕旨和硃批的奏折等等。清政府规定,凡官员收到的硃笔,办理后均需缴..

架阁库

交通运输技术档案

交通运输技术档案 : 铁路、公路、海运、 河运、空运、 城市公共交通等部门在从事各种线路、航道、桥梁、隧道、港口、车站、 机场、航线等交通基建设施的设计、 施工和管理,飞机、机车、船舶、汽车等交通工..

绛云楼

绛云楼 : 中国明末清初钱谦益的藏书楼。 钱谦益 (1582~1664),字受之,江苏常熟人。明万历间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降清后,任礼部右侍郎。早年登科,交游极广,尤喜收藏图书,常不惜重金购求古本,著名藏书家赵琦..

甲库

甲库 : 中国古代专门保管甲历的档案库,始建于唐。唐中央三省每年铨选官吏,凡参加铨选入仕官员的出身、籍贯、履历、考绩及三省的拟官、解官、委官等都要记录存档,这些记录文件称为甲、甲历、官甲或敕甲。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