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经济学

    情报经济学 : 从经济观点分析情报的产生、传播和利用的情报学分支学科。情报和信息经济学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宏观的信息经济学分析国民经济信息部门的总投入和产出,微观的信息经济学研究个人的信息处理行为。第一个提出信息经济概念的是F.马克卢普。他把生产知识、信息产品或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类企业、单位总称为知识产业,分成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工具、信息机械和信息服务5大类。根据他的计算,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M.U.波拉特用不同的方法,从分析信息活动着手,把信息活动归并成信息产品或服务,通过市场交易的一次信息部门以及不通过市场交易而在组织内部提供信息服务的二次信息部门。波拉特以1967年的数据估计美国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6%。科技情报部门只是信息部门中的一小部分。情报经济学主要研究情报系统的经济问题。
  国家为了分配资源,各个情报系统为了争取资源,都需要了解情报的价值,比较情报工作的收益与成本,确定情报系统能否满足用户需求、是否值得搞,还要知道怎样的情报存储、检索和传播方法最有效。因此,情报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情报的价值,情报的成本及定价,情报工作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收益分析以及情报市场等。
  对情报收益的认识最初是从反面估算,由于没有利用情报而进行的重复研究造成的损失。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开始对情报服务的效益进行评价。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内比较标引语言及其对检索性能的影响,其测度如查全率、查准率等。60年代后期,评价转到正式运行的系统,接着转向运行决策,重点放在系统的成本、效果和收益的权衡上。从70年代起,评价的系统类型及评价方法都有很大变化,重点更多的转向图书馆系统、网络和情报系统、网络的运行。
  情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济价值,但其价值只有在获取或利用情报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对于情报的价值还没有一致的测度,情报服务的成本可以用投入的资源来衡量。但它具有非消耗性,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消耗掉;它具有非排他性,对预定用户以外的人也有价值,边际成本很低甚至等于零。情报属于一种公共或半公共的产品。情报也可看作一种资源,具有资本的属性,能产生利润和收益,如何测度收益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中国在情报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情报工作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向借助经济杠杆管理的转变,对情报及情报工作各个方面的经济分析十分迫切。所从事的工作一方面是在理论上围绕情报的商品化问题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经济核算及有偿服务等尝试。

为您推荐

情报传递模式

情报传递模式 : 从概念上再现一种已实现的物质系统,用以体现情报传递过程的特点。   香农模式  C.E.香农用下列模式表达信息传递过程,即通过某一信道从发送端传向接收端。电报就是一种情报传递过程,发报人..

情报服务

情报服务 : 情报部门利用其服务系统或设备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主要指检索服务、咨询服务、阅览服务、借阅服务、代译服务、文献复制服务和馆(所)际互借服务等。   检索服务  从众多的文献或文献集合中..

情报检索工具

情报检索工具 : 泛指查找情报所使用的一切工具和设备,包括目录、文摘、索引、穿孔卡片、电子计算机等。大多数检索工具为定期、 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 故又称为检索刊物(见情报出版物)。检索刊物是揭示文献外..

情报检索系统设计

情报检索方法

情报检索方法 : 确定检索途径、检索用词和检索的时间范围之后,经济而有效地查找和筛选情报的手段。各种检索方法的选用,同检索者能够使用的检索手段有关。在手工检索条件下,主要的检索方法有:①一般查找法(..

情报分析中心

情报分析中心 : 从事情报分析、浓缩、综合工作,并具有中心功能的情报机构。主要任务是对实验、研究和其他工程技术活动中产生的情报进行提炼、评价、鉴定和传播。情报分析中心着重对文献内涵进行加工,而情报..

情报检索策略

情报检索策略 : 在分析情报实质的基础上,确定检索途径与检索用词,并明确各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查找步骤的科学安排。在手工检索条件下,需要弄清楚用户所要求的检索角度、深度和广度,需要在结合考虑检索工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