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 : 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13年建校初期就设有图书室。1917年正式建立图书馆,1928年定名为武汉大学图书馆。1931年从武昌旧校舍迁到珞珈山新校园,1935年新馆落成。抗日战争前夕馆藏已有14万余册,中文报刊655 种。抗日战争期间图书馆随学校西迁,馆藏损失严重,1940年仅剩 9万余册。1946年学校迁返武汉。50年代初院系调整时,接受南昌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5 万余册书刊,同时调出书刊 4万多册。
  至1989年底,馆藏262万册,其中图书占90%。报刊合订本占9%,其他资料占1%,外文书刊占30%。馆藏主要学科内容为文、史、哲、经、法律、政治、图书情报、数、理、化、生物、科技、管理以及综合性的工具书刊。


  馆舍总面积22800平方米。设5个外借处,13个专业阅览室,1个普通阅览室,2个特种资料阅览室,2200个阅览座位,以及学术报告厅、文献复制室、计算机房、总目录厅、文献检索教研室等。
  该馆设有采访部、编目部、典藏部、外借部、参考阅览部、期刊部、外国教材中心、研究辅导部、技术服务部、特藏部、人文科学分馆等。工作人员146名,高级职称者17人,中级职称者2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0%。
  服务项目有阅览、外借、代查文献、解答咨询、专题服务、文献复制、读者教育、课堂教学等。部分采用了电子计算机管理。年接待读者百万人次。同国内外600多个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书刊交换及其他业务联系。1947~1989年接受日本岩波书店赠送的该店出版物已达1 万余册。编印有《图书馆学目录学论文集》、《馆藏西文科技期刊目录》、《馆藏解放前中文报刊目录》、《馆藏善本书目录》、《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资料目录索引》等。

为您推荐

地方志

地方志 : 记录某一地区 (行政区域) 自然和社会情况的文献,简称方志。中国地方志最早可溯源到春秋战国时期,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曾设有"外史"一职,"掌四方之志"。地方志又导源于古代的地理书《山海经》、..

地名档案

地名档案 : 在地名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主要包括两部分:①反映地名实体内容的材料。包括地名调查的原始记录、地名照片和调查中收集的有关考证材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地名表、地名卡片、地名..

文献评价

文献评价 : 情报报道工作中对科学技术文献的学术价值的评估,是情报刊物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有关文献的鉴别和研究,评价其内在质量,借以选定具有报道价值的文献和确定其报道的方式。评价的标..

德国国家书目

文献流通防盗系统

文献流通防盗系统 : 防止偷窃文献的设备。一般设置在阅览室、借书处或图书馆的出口,特别是开架阅览室和开架借书处的出口。当有人携带未办理借出手续的文献经过此系统时,它就会自动发出音响或灯光等报警信..

档案学史

档案学史 : 档案学分支学科。研究档案学思想、理论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内容包括:①档案学产生前档案工作经验材料的积累与档案学思想的萌芽;②档案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标志和条件,档案学由单一的学科发展到..

德尔斐法

德尔斐法 : 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从而得到预见未来的情报预测和评价的方法。得名于古希腊阿波罗神殿所在地德尔斐,传说阿波罗神谕可以预示未来。德尔斐法是在个别评估方法与会议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