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书院 : 中国古代收藏、校理典籍的官署。又名集贤殿书院。唐宋创立史馆、弘文馆(宋称昭文馆)、集贤书院,合称"三馆"。 汉、隋以来,有天禄阁、 文德殿、文林馆、麟趾殿、观文殿等官署,皆掌著述、藏聚群书、校理典籍。集贤书院与这些殿馆一脉相传,相因而立。唐玄宗开元五年 (717),于乾元殿东廊下写四部书,置校定官4 人。七年,于丽正殿置修书使。十三年,玄宗宴学士于集仙殿, 因改名集贤殿书院。 书院设学士、直学士、判院、押院中使、修撰、校理、待制、留院、检讨、孔目、专知御书、知书、书直、写御书、折书、装书、造笔等官员及下属,约100多人。以宰相任学士,称知院事,另设副知院事。学士掌刊辑古今典籍,以辨明邦国大典。凡天下遗逸图书,贤才之隐滞,皆奉旨征求。随时申表可于当世施行的筹策及才艺、学术兼优的著述。集贤书院藏书8.9万卷, 至唐德宗贞元三年,撰成《贞元御府群书新录》。
宋初承唐代"三馆"之制,设立"三馆"书院,赐名崇文院。又于宋太宗端拱元年 (988),在崇文院中堂建秘阁,择"三馆"真本、古画、墨迹藏之。东廊为昭文书库,南廊为集贤书库,西廊为史馆书库。"三馆"官员皆沿唐制立名。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下诏类集所访遗书,撰成《秘书总目》,较《崇文总目》多出近万余卷。南宋淳熙五年(1178),撰成《中兴馆阁书目》,计收4.4万余卷典籍, 系统反映了宋代馆阁藏书。
元初,集贤书院与翰林国史院同一官署。掌提调学校、征求隐士、召集贤良。凡国子监、玄门道教、阴阳祭祀、占卜祭遁之事,皆属集贤院。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分置两院,增设大学士三员,新增官名有侍读学士、 待制、院使、 译史、典史、知印等名目。元、明不校书,明清亦无集贤之名。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