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被解释对象

    认识被解释对象 : 解释的内容所包含的社会客体,叫被解释对象。作品、人的行为、社会事件、社会现象及人物都可能是被解释对象。被解释对象独立于解释者意识之外,但在解释过程中,解释者总是以自己的主观理解来论断被解释对象。被解释对象一般包括三种因素:(一)被解释对象对解释者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是解释者密切关注或引起极大兴趣的问题。(二)被解释对象的内在意义是客观的、固定的,尽管不同解释者对它的理解可能不一样,因而作出不同的解释,但不能改变解释对象的内在意义。(三)解释者准确地把握被解释对象的内在意义,取决于解释者能否在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确定被解释对象反映的社会真相的程度,以及解释对象所含有的内在倾向在多大范围内适于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追求、愿望和意志。

为您推荐

解释的同一律

解释的同一律 : 在理论写作和其他解释活动中,同一个概念、同一个思想对象在前后行文中必须保持同一性的规律。它要求在思想论断中使用的概念必须有前后一致的确定内容,也就是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

认识的客体

认识的客体 : 进入人的实践领域并被主体认识的客观事物。外部世界并非先天就是认识的对象,客观事物只有进入人类实践活动领域,才成为认识的客体。它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认识客体与..

对象化

对象化 : 自然存在物的哲学概念。对于主体来说,一切客体存在也都是对象。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是一个“对象性的存在物”。所谓对象性的存在物,“这是说,在这个东西之外有对象、自然界、感觉;或者说,..

认识工具

认识的主体

认识的主体 : 从事实践活动并执行认识功能的个人或集体。唯心主义把它归结为意识或某种神秘的精神,旧唯物主义把它归结为纯粹生物学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主体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

认识论

认识论 : 关于人类认识的哲学理论。主要研究人的认识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的真理性等问题。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是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认识

认识 : 既指获得知识的活动,也指作为活动结果的发展着的知识。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世界是否可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者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极少数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