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希文
魏希文:(1912— ) 台湾小说家。男。原籍湖北通城。7 岁启蒙读私塾,9 岁即翻阅家中所藏的古典小说。10 岁时插班入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新文学。中学时广泛阅读了俄国 19 世纪作品以及日、美、英、法、德等国作家作品,立志当作家。1929 年秋去上海寻求作家之路,过了两年的流浪生活。“一·二八”事变时,离沪回乡。1932 年赴南京考入中央军校政训研究班,结业后北上参加长城抗日。初在《老实话旬刊》社,3 月后调《北方日报》任副刊编辑,迄 1935 年 7 月离开北京为止。后到上海与人同办《中国学生周报》,1937 年“七七”事变后停刊。到南京任平津流亡学生训练班教官,旋率学生迁徙奔波。1938 年 5 月于国民党中央军校长沙分校工作,翌年辞职到重庆,任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上校股长,一年后赴贵州任辎重兵学校政治部主任,1943 年调任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少将科长。后经香港去台湾,系台湾国大代表,曾在台湾国防研究院工作。历任中国文艺协会、青年写作协会常务理事。1967 年 2 月突发脑溢血,因而搁笔多年,后冷笔重拾,改用左手,写些回忆文章和散文、小品等。中学时期发表在校刊上的 6 千字小说《被幸福屏弃的人》是他的处女作,《雪夜》是其第一首诗。17 岁时在南昌《新闻日报》发表 4 万字的中篇小说《杏始》。著有长篇小说《我永远存在》(1954)、《春晓》(1956)、《私逃》(1958)、《高连长》(1960)、《妾似朝阳》(1970),中篇小说《归来》(1956)、《海天之歌》(1965),短篇小说集《爱恨之间》(1960)、《十年》(1962),另有散文小说《市居》(1937)等。其文笔平实、朴素(周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