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文学运动,也是波兰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时期,指1890年到1918年的波兰文学运动和文学流派。
青年波兰文学运动受西欧现代派文学和叔本华、尼采以及本格森哲学的影响,由新起的一代年轻作家所倡导,旨在反对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传统文学,提倡用新的方法去表现和描写新的社会问题。他们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美学原则,要求作家不受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的束缚,尽情自由地去表现人的情感和意识。
此派作家以克拉科夫的《生活》、《世界》和华沙的《怪物》等刊物为阵地,掀起一阵强大的攻势,其锋芒指向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如显克维奇等。但他们的文学创作纲领和方法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转向浪漫主义而提出新浪漫主义的口号,有的则倾向于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有的则依然坚持现实主义。
前二者在诗歌和戏剧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后者在小说创作中占有较大优势。属于这一时期和运动的有理论家普日斯梅茨基、费尔德曼、马杜舍夫斯基,作家和理论家普日贝舍夫斯基、诗人泰特马耶尔、米钦斯基、兰盖,剧作家韦斯皮扬斯基、基谢莱夫斯基等。
热罗姆斯基和莱蒙特也是这一时期的着名作家,但他们依然坚持现实主义和作家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