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33—
【介绍】:
瑞典作家、文学评论家。
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上学。当过报刊编辑和主编等。1967年出任瑞典笔会主席。
1980年起连续两届当选为国际笔会主席。16岁发表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吹肥皂泡的男孩》(1949)描写各种男孩子的性格。
代表作长篇小说三部曲:《水宫》(1968)、《飞行指挥塔》(1969)和《土壤》(1972)通过斯德哥尔摩阿兰达国际机场的修建和发展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被誉为瑞典社会问题文学的代表作。在报告文学《禁区》(1960)、《在黑名单上》(1960)和《安哥拉——莫桑比克》(1962)中,揭露种族压迫,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克拉拉》(1957)、《东玛尔姆区》(1962)和《夏天的岛屿》(1973)等勾画出斯德哥尔摩的旖旎风光,倾述了他对大自然的爱。其他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个人私事》(1952),长篇小说《前尘影事》(1952)、《半个王国》(1955)和《遗产继承者》(1958);编有《非洲抒情诗集》(1970)等。此外,还创作了不少诗歌,抒发情思乡愁或追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