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99~1950
【介绍】:
联邦德国女诗人、小说家。
出身于书香门第。教过书。
1929年定居柏林,从事写作。与左翼文学家来往密切。因具有犹太人血统,曾被纳粹当局禁止写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工厂干活。
战后任美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院院士。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的先锋派倾向。
诗作既有描写故乡莱茵河畔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浪漫抒情诗,又有奥秘的宗教诗,还有一些通俗诗。小说多以自然主义态度描写人物内心,揭示丑恶的社会现象。主要作品有诗集《羊羔回归》(1924)、《黄道十二宫诗歌》(1935)、《春天》(19466)和《科隆哀歌》(1948),长篇小说《沼泽地带的通道》(1936)、《不可磨灭的印记》(1946)和《边区之行》(1950),短篇小说集《魔鬼的三部祭坛画》(1932)、《未完成的作品》(1948)等。此外还有论文《基督教诗歌的基督教精神》(1961)。
1950年获毕希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