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电影

    全息电影 : 用全息摄影的方法制作和显示的电影。影像是立体的,有纵深感,亮度范围比普通摄影和电影大得多。
  全息摄影是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记录影像和重现影像。全息片完全是光波波前的记录,直接看到的只有许多细纹组成的图案,看不出和拍摄对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是,当用激光来照射全息片时,不需戴任何特殊的眼镜,就能看到在全息片后有一个完全立体的影像。拍摄全息片要用相干光源和高分辨率的感光片,还需规定光路的分光束器和反光镜,但不用物镜。拍摄过程如图:相干光源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2),称参考光束(4);一束射向被摄物体(3),经它反射再达到感光片,称为物体光束 (1)。两条光束在感光片平面相遇,由于它们所经光程不同,以致相位不同,因此发生干涉现象,产生干涉图案,由感光片记录下来,成为全息片。
  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的波长和方向是相同的,它是波前为平面、连续前进未受干扰的单色光。这种光是产生干涉图案的重要条件。产生全息图的原理可以追溯到300年前,也有人用较差的相干光源做过试验,但直到1960 年发明了激光器──这是最好的相干光源──全息摄影才得到较快的发展。
  全息片记录的物体影像是如下图再现的:激光器(2)发出相干光照射全息片(3),被干涉图案折射产生虚像(1),眼中看到实像(4)。观看时影像随观者眼睛的位置高低而左右移动,当与看实物的位置一致时,影像是立体的,有纵深感。在单片乳剂上同时记录几个影像,改变入射光的角度以依次再现这些图像,这便是全息电影的原理。全息电影初期只能拍摄小件物体的动态,也只能供一两个人观看,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发展后用来再现个别人物和小范围实际景物的动态。1976年,苏联电影科学研究所放映了可供数十人观看的全息电影。放映时用了一块2×2米2的全息幕。拍摄所用的感光材料是特制的70毫米电影胶片,分辨率(见分辨率)达1万线/毫米。全息电影也可用和普通电影逐格曝光相似的方法拍摄。
  全息电影仍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大范围拍摄;供全息摄影用的彩色片;供数百人甚至更多人观看的显示系统等。

为您推荐

邱岳峰(1922~1980)

邱岳峰(1922~1980) :   中国译制片演员。原籍福建省福州市,曾用名邱呼生、欧阳月枫。生于黑龙江省呼伦贝尔。1942年肄业于北平外国语学校,同年参加话剧演出,先后在天津大亚剧团、艺风剧团、北平华联剧社、上..

切入 切出

切入 切出 : 电影中表现时间和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用于影片中从前一个场景直接转换到后一个场景。是将前后两个场景不同画面的镜头,不加技巧地首尾衔接起来,使前一个场景的画面刚一结束,后一个场景的画..

圈入圈出

圈入圈出 : 合称"圈"。"划"的变种、"划"的另一种方式。是电影中表示时间和空间转换的又一方法。它是以圆圈的形式,从画面的一点,圆扩出去(圈入),或是将整个画面,圆缩为一点(圈出)。这种圆圈可大可小,如有时让一颗..

全景

《人·鬼·情》

《人·鬼·情》 : 中国彩色故事片。上海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编剧,黄蜀芹、李子羽、宋国勋;导演,黄蜀芹;摄影,夏力行、计鸿生;主要演员,裴艳玲、徐守莉、李保田、姬麒麟等。50年代初,农村姑娘秋芸的母亲与农..

瞿白音(1910~1979)

瞿白音(1910~1979) :   中国电影剧作家、电影理论家、事业家。1910年 4月8日生于上海嘉定县,1979年11月1日卒于上海。早年家贫,刻苦自学英语和世果语。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30年代初加入中国左..

朴学(1919~1982)

朴学(1919~1982) : 朝鲜电影导演。生于平壤市。先当演员,后任导演。他初做导演时拍的两部影片《分界线上的村庄》(1961)和《红色宣传员》(1962)使他一举成名。1972年执导的《卖花姑娘》又使他声誉日隆。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