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电影 : 1896年电影传入阿根廷。1897年出现了第一部短片《阿根廷的旗帜》,系法国人E.皮伊所摄。1900年第一家影院落成。1908年,意大利侨民M.加洛拍摄了故事片《枪决多雷戈》,阿根廷电影由此诞生。1915年描写雇工同庄园主斗争的故事片《加乌乔人的尊严》(导演H.凯罗)获得成功。H.基罗加与G.贝诺伊特拍摄的表现城市工人暴动的影片《没有衣服的胡安》(1919),是第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20年代,好莱坞电影占据了阿根廷电影市场,在这一时期,J.A.费雷拉为阿根廷电影做出了贡献。他的作品多表现城市平民生活,富有人情味。如《死亡的探戈》(1917)、《当布宜诺斯艾利斯沉睡的时候》(1922)、《对不起,老太太》(1927)、《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洋娃娃》(1931)等。
1933年,阿根廷最大的电影企业索诺影片公司成立,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片《探戈》(导演L.M.巴尔特)。30~40年代,阿根廷的电影产量逐渐增加,样式也较多,有情节剧、喜剧、社会正剧、历史片等;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样式探戈影片打开了国际市场,在拉丁美洲颇受欢迎。注重形式美的L.萨斯拉夫斯基拍摄了《发生在三点钟的罪行》(1937)、《一个爱情的诞生》(1938)、《鬼妇》(1945)等。剧作家出身的导演L.托雷斯·里奥斯的作品一般不触及政治,而是描写平民的日常生活,如喜剧片《鸽子大院》(1936)、家庭伦理片《归巢》(1938)、描写人们热爱足球运动的优秀影片《布球》(1943)等。M.索菲西是一位杰出的导演,以拍摄揭露性影片闻名,如《北风》(1937)、《111公里》(1938)、《老医生》(1939)、《无名英雄》(1940)、《灰色平民区》(1954)等,他在阿根廷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L.德马雷擅长历史题材,《加乌乔之战》(1942)、《潘帕斯莽原》(1946)是他的优秀作品。M.罗梅罗是位多产的喜剧片导演,其作品娱乐性强,如《船上的孩子们》(1936)、《从前不打发蜡的小伙子们》(1937)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根廷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开始下降,原因之一是阿根廷政府亲纳粹的政治态度招致美国的经济报复,停止供应胶片;此外,阿根廷电影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严重问题。
1946~1955年的庇隆政府执政期间,虽然制定了一些保护电影事业的措施,但是对意识形态严格控制,一些电影工作者因无创作自由告退影坛,或移居国外。虽然国家提供拍片经费,但结果是产量多、优秀者少。当时最著名的影片是H.德尔卡里尔根据A.巴雷拉的小说改编的《血的河流》(1952),描写了20世纪初上巴拉那河种植工的悲惨生活。
50年代中期,由于政治形势有所变化,电影审查比较宽松,庇隆时代流亡国外的电影工作者返回祖国,电影又呈现一时的繁荣。全国出现许多电影俱乐部,成立了短片导演协会和实验电影协会,电影学院与圣菲纪录电影学校也都于1956年建立起来。此时期重要影片有德马雷的尖锐反映现实的影片《寂静之后》(1956)、《大墙后面》(1957)、《沙福拉》(1959),H.德尔卡里尔表现贫农生活的《白土》(1959)、《这是我的土地》(1961)等。
圣菲纪录电影学校附属于国立里托拉尔大学,聘请F.比利为校长。学校宗旨是创建阿根廷现实主义电影,真实反映人民生活。在比里的培养与指导下,成长起一批年轻人,他们不仅拍了具有社会学研究价值的纪录被压迫阶层人民生活的纪录影片,如《请扔下一个十分硬币》(1958)等,而且还拍摄了这类故事片如F.比利的《被大水淹没的人们》(1962)、S.菲尔德曼的《大生意》(1959)等,被称为"阿根廷新电影"。在法国新浪潮的影响下,他们中的一些人追求影片艺术结构的完美,表现在人吃人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孤独心理和"迷惘的一代"等等。这方面的影片有J.M.苏亚雷斯的《破裂》(1960)、R.库恩的《年轻的老人》(1961)、L.穆鲁亚的《阿利加斯·加德利托》(1961)、D.J.科恩的《安娜的三个故事》(1961)、M.安廷的《奇数》(1961)等。到60年代中期,"阿根廷新电影"便衰落了。
F.阿亚拉是这一时期成名的重要导演,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涉及当代政治问题的《领袖》(1958)和《竞选人》(1959),其他还有《被俘虏的葆拉》(1963)、《幻想的日子》(1979)、《纸醉金迷》(1984)、《恶梦的过客》(1984)等。
L.托雷·尼尔松是最有国际声誉的阿根廷导演,他的作品富于理性,有深度。《天使之家》(1957)、《最后一幕》(1959)、《1900年的一个美男子》(1960)和《圈套里的手》(1961)等影片,批评了政治寡头和贵族阶层的某些观念。他的作品还有《马丁·菲耶罗》(1968)、《自由的石头》(1976)等,他的影片一再遇到审查的麻烦。
在国家频繁政变之中,于60年代末期出现了"第三种电影"。1968年,在阿根廷出现若干地下电影小组。其一由5名导演(R.贝切尔、N.帕特诺斯特洛、H.H.斯塔格那罗、A.菲舍尔曼和R.德拉托雷)组成,名为"五人小组",他们主要是创作与现实毫不相干的实验电影。另一小组名"解放电影小组"。该小组认为电影的使命在于参加人民的解放战斗,它的主要代表人物F.E.索拉纳斯和O.赫蒂诺,于1966~1968年间在地下完成的巨型纪录片《燃火的时刻》是这个小组的纲领性作品,它揭露了阿根廷和整个拉丁美洲的政治形势。此外,还有些电影工作者匿名拍摄一些地下影片,如《阿根廷解放之路》等。"第三种电影"有一个地下发行放映网。
70年代初,一些导演开始拍摄"政治电影",如R.格莱塞尔拍出《墨西哥:冻结的革命》(1970),H.德龙拍出《屠杀行动》(1972)。70年代中期,在庇隆夫人执政期间,一些导演利用有利时机,拍摄了少量揭露性的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故事片,如H.奥利韦拉的《动乱的巴塔戈尼亚》(1973)、R.乌里切尔的《克布拉乔》(1973)等。
1976年3月的军人政变后,一些进步导演又流亡国外,银幕上又充满了商业影片。由于大多收不回成本,1982年仅生产影片17部,加之对放映外国电影限制颇多,所以44%的影院倒闭了。这时期最活跃的导演是A.阿里斯达伦,他是专门拍摄黑色影片和动作片的。他的《复仇的时刻》(1981)和《受害者最后的时日》(1982)在国内很受欢迎,在国际上也屡次获奖。擅长拍妇女问题题材的女导演M.L.本贝格拍摄的《瞬间》(1981)和《谁的太太也不是的女人》(1982),在国内外都取得成功。
1983年10月R.阿方辛当选总统后,宣布取消审查,成立国家电影局,任命M.安廷为局长,电影事业逐渐复苏,一批质量优秀、内容深刻的影片既赢得了国内观众,也获得了国际声誉,如《不再有痛苦,也不会忘却》(1984,H.奥利韦拉导演)、《参议院谋杀案》(1984,J.J.胡西德导演)、《醒悟》(1984,A.多利亚导演)等。M.L.本贝格的《卡米拉》(1984)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还有相当一部分影片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其中以L.普恩索的《官方说法》(1985)最有名,该片触及了阿根廷社会最敏感的"失踪者"问题,获198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根据1983年4月颁发的电影法草案,国家电影局从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中提取10%,对影片实行补贴。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