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电影

    巴西电影 : 1896年,电影传入巴西。1898年,外国移民A.塞格雷托摄制了巴西第一部影片──《瓜纳巴拉海湾风光》。1903年开始出现新闻电影。第一部故事片是A.莱亚尔在1906年拍摄的《勒死人的匪徒》。
  1912年,巴西电影公司在圣保罗成立。1915年,在里约热内卢又成立了古阿纳巴拉公司。这时期的影片大多是根据真事拍摄的犯罪故事,或改编侦探故事小说,诸如F.桑托斯的《巴尼奥斯的犯罪》(1913)、L.de巴罗斯的《年轻寡妇》(1914)、V.卡佩利亚罗的《瓜拉尼人》(1916)、J.梅迪纳的《上帝的惩罚》(1919)等。20年代,在巴西的其他城市也出现一些电影公司,这时期的影片内容多是宗教故事,只有少数影片涉及国内生活问题,如A.阿拉维斯的《璜从林中来》(1923)、乔·罗伊斯的《海边来的安塔列》(1925)等。当时最重要的导演是H.毛罗,他被认为是巴西第一个以自己的美学观表现巴西民族现实的电影导演,作品有《瓦拉达奥火山口》(1925)、《在生命的春天》(1926)、《灰下火》(1928)、《矿工血》(1930)、《凶恶的人》(1933)、《我的情史》(1935)、《妇女城》(1935)等。1929年,A.克梅尼和R.卢斯梯格受欧洲先锋派的影响,拍摄了《圣保罗,一个城市的交响乐》。1929年,18岁的M.佩绍托拍摄了影片《界限》,该片使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并在蒙太奇和主观镜头的运用上做了新的尝试。
  在巴西早期电影工作者中,导演L.de巴罗斯成就卓著,从影60余年,共拍摄长短影片 260部;著名女演员C.桑托斯1919年从影,主演?薍.毛罗的多部影片,1933年创建巴西维塔电影公司,1948年自编自导自演了《米那斯的密谋》。
  巴西1927年开始尝试有声片的生产,但是第一部获得商业成功的有声片是美国人W.唐尼制作的《我们的事情》(1931)。1937年拍摄了一批有意义的有声片,如劳尔·罗林的《青年的呼声》、H.毛罗的《巴西的发现》等。
  30年代中,出现了一种非常有巴西特色的电影样式──土风歌舞片。C.米兰达是当时这类影片最红的女明星,她主演了《哈罗,哈罗,巴西》(1935)和《哈罗,哈罗,狂欢节》(1936)。30~50年代,这类歌舞片一直在巴西电影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1949年,韦拉克鲁斯电影公司成立。巴西出生的A.卡瓦尔坎蒂应邀从欧洲回来领导这家公司。该公司只生存5年,总共生产了18部影片,最成功的是V.L.巴雷托的《强盗》(1953),该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两项奖,在22个国家发行获得成功。50年代涌现出一代新人,年轻的导演们立志捍卫巴西民族电影的利益,拍摄了一些纪录片和故事片。从他们的作品里,可以看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如:A.维亚尼的《干草堆里的针》(1953)、N.P.多斯-桑托斯的《里约四十度》(1955)和《里约北区》(1957)、R.桑托斯的《伟大的时刻》(1958)等。
  60年代初,由于政府对内实行一些维护民族利益的措施,一批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纷纷以独立制片的形式发起一场振兴巴西电影的新电影运动。评论家D.内维斯、S.奥古斯托以及导演G.罗查、C.迭戈斯等人以都市大学活动中心的刊物《都市》为阵地,发表他们的见解。他们反对商业化的巴西电影,反对好莱坞对巴西电影实行的殖民化,以面对现实为原则,主张创立植根于巴西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新巴西电影。
  新电影运动一方面借鉴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使用非职业演员和采用实景拍摄的方法,另一方面借鉴了法国新浪潮的低成本独立制片方针。新电影的导演们把目光投向巴西社会的阴暗角落(贫民窟和内地),揭露社会矛盾。这时期的重要影片除纪录片《五访贫民窟》(1960)、《海角游艺会》(1960)等外,故事片有P.C.萨拉塞尼的《卡伊萨斯港》(1962)、A.杜亚尔特的《还愿者》(1962)、葡萄牙电影导演R.格拉的《卑鄙的人》(1962)和《枪》(1964)、迭戈斯的《悠扬笛声》(1964)、多斯-桑托斯的《干涸的生命》(1963)、罗查的《太阳国里的上帝和魔鬼》(1964)等。1964年军事政变后,新电影的导演们把视线从农村转向城市,拍摄了一些针对反动当局的思想激进的影片。如G.罗查的《苦恼的国度》(1967)、C.迭戈斯的《大城市》(1960)、L.伊尔茨曼的《死者》(1965)、多斯-桑托斯的《爱的饥饿》(1968)等。这些影片反映了人民对时局变化的困惑、悲观、愤懑与失望。影片的主人公多号召用暴力来摆脱困境。
  1968年,反动政府对人民运动施行进一步的残酷镇压,对电影的审查更加严厉,新电影的导演差不多全部上了黑名单,被迫宣布自动解散,有些人被投进监狱,另外一些人则流亡国外。这时期电影形成了一种表现蛮荒题材的特点,大部分影片往往避免直接触及政治,而采用寓言的形式。如J.P.de安得拉德的《马库纳依玛》(1969),G.罗查的《安东尼奥·达斯·莫尔特斯》(1968),多斯-桑托斯的《精神病医生》(1970)和《我的小法国人真好吃》(1971),迭戈斯的《继承人》(1969),A.雅博尔的《平多拉玛》(1970)等。70年代初,一种粗俗低级的色情喜剧片应运兴起,一度在市场泛滥。
  随着政局的变化,新电影的导演们纷纷返回巴西,促成了巴西电影的再次繁荣。罗查拍摄了《迪·卡瓦尔坎蒂》(1977,获戛纳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奖)、《大地的年龄》(1980);多斯-桑托斯拍摄了《奥古姆的护身符》(1974)、《奇迹商店》(1977);迭戈斯拍摄了《若安娜·费朗塞萨》(1973)、《希卡·达·席尔瓦》(1976)、《夏天的雨》(1977);A.雅博尔拍摄了《全裸要受惩罚》(1973)、《结婚》(1975)、《一切都好》(1977);L.伊尔茨曼拍摄了《圣贝尔纳多》(1973);J.P.de安得拉德拍摄了《夫妻之战》(1974)和《热带小路》(1977)。这一时期又出现了一些新导演,其中最著名的是B.巴雷托,他的《弗洛尔夫人和她的两个丈夫》(1976)在国内票房收入位居第一,而且打入了美国市场。70年代还出现了女导演和黑人导演。
  80年代初,巴西电影不但产量可观,而且不少影片在国际上获得强烈反响。如G.萨尔诺的《德尔米罗·戈维亚上校》(1979)、L.伊尔茨曼的《他们不穿礼服》(1981)、若奥·巴蒂斯塔┋德┋安得拉德的《被榨干的人》(1981)、日裔女导演山崎静的《异乡泪》(1980)、迭戈斯的《再见,巴西》(1980)和《逃奴堡》(1984)、H.巴本科的《佩绍特》(1980)和《蜘蛛女之吻》(1985)等。
  自1965年起,在不同城市举办本国电影节。1975年成立巴西电影工作者协会。

为您推荐

巴尔吉,D.G.

巴尔吉,D.G. : 印度电影创始人。1870年 4月30日生于特里姆贝克什瓦尔,1944年卒于纳西克。出身于纳西克城的婆罗门书香门第。自幼酷爱艺术,曾就读于孟买杰吉美术学校和巴里达艺术学院。最早从事美术印刷工作,..

奥泽罗夫,Ю.Н.

奥泽罗夫,Ю.Н. : 苏联电影导演。苏联人民艺术家。曾参加卫国战争,少校军衔,并获战斗红旗勋章。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战后又先后进入卢那察尔斯基戏剧艺术学院戏剧学系和苏联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   ..

8.75毫米电影

8.75毫米电影 : 一种中国独有的窄胶片电影。系1965年经文化部审定批准的影片规格。这种影片耗片量为35毫米影片耗片量的十六分之一,放映设备轻便,运输方便,拷贝与放映机价格均较低廉,是为偏僻的农村、山区、边..

巴本科,H.

巴布拉·谢丽芙

巴布拉·谢丽芙 : 巴基斯坦女电影演员。她在电视广告和电视剧中的出色表演引起了电影界的注意。在著名导演S.苏莱曼的邀请下,她参加演出了影片《期待》(1974),从此步入影坛。1975年,她因主演《永恒的爱情》一..

巴乌埃尔,B.

巴乌埃尔,B. : 南斯拉夫电影导演。1949年从影。先拍纪录片,后转为故事片导演。其主要作品有《蓝翅海鸥》(1953)、《岛上百万人》(1955)、《不要东张西望,小儿子》(1951)、《马丁腾云驾雾》(1960)、《多余的人》(1..

8毫米电影

8毫米电影 : 影片宽度为 8毫米的电影。窄胶片体系中最小型的电影。可直接摄制,也可由16毫米或35毫米影片缩制。8毫米电影可分为常规(标准)8毫米和超8毫米两种。常8 影片放映画面比例为4.55:3.40,每米 2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