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来滩造像 :
位于重庆市合川县城东北约45千米的鹫峰山上,全部造像均位于山上二佛寺大殿内。二佛寺原名鹫峰寺,据寺内现存明正德十三年(1518)碑记载,“全蜀大佛有三,而宕渠涞滩镇曰鹫峰,盖其二佛也”。因此,清代中叶就已因二佛称该寺为二佛寺。鹫峰的横断面大致呈“门”字形,全部造像分布在山的北、南、西面的岩壁上,依山镌刻,排列成上、中、下3层,共计1637尊,最大的像高12.5米,最小的只有10厘米。
整个造像区主要由一幅巨大的说法图组成,其中心是第1、3号及第89~107号造像,图中主像弥勒佛居中,其他像分上、中、下3层排列。上层刻千佛,中层刻十地菩萨和善财、龙女;下层刻迦叶、阿难二弟子。主像弥勒佛,高12.5米,善跏趺坐,依北崖镌凿,螺髻,顶有高肉髻,左手抚膝,右手施无畏印。第102~124号造像组成众比丘闻法图,雕刻于入殿石梯左旁大佛左侧,除少数几尊残毁外,大多保存完好。该图布局顺自然山势,利用岩壁的天然斜坡排列雕刻23尊比丘像,由下向上渐次升高,后壁刻有祥云,众比丘像均似真人大小,高1.7米左右,身着交领袈裟,脚着僧鞋,双手或合十或捧物。第148~164号是目连尊者与十六尊者像,雕刻于西崖左侧。第164号目连像,高2.6米,比丘形象,身着交领袈裟,右手执锡杖,赤足站立,北岩上部有一则明代的题刻提及此像为目连尊者。紧邻目连尊者的是十六尊者像,均高1.26米,比丘形象,神态各异,多数身着交领袈裟,少数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或合十或捧物或结印,前排几尊刻全身,后排几尊刻半身,依次向上排列。第165~171号雕刻释迦牟尼佛和中国佛教禅宗六祖的像,位于西崖的中部,群像的左上侧壁有“六祖大师”“皇宋淳熙丙午(1186)”的造像题记。第11、12、13号是刻在南崖上的3尊像,像分别通高2.8米,由左向右排列,右侧是达摩像,头戴风帽,身着袈裟,雕刻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左侧“□□□达摩□□”的造像记隐约可见;居中的是须菩提像,天竺人形象,额间凸起,双耳戴环,身着交领袈裟,其右上侧存“须菩提……皇宋淳熙丁酉(1177)十二月十一日造”的题记尚可识读;左侧像是弥勒大士,圆头胖脸,身着广袖袈裟,袒胸露腹,左肩上扛一个沉重的大布袋,脚穿草鞋,其左上侧有“皇宋庚子(淳熙七年,1180)六月六日……弥勒大士圣容”的题刻。
涞滩造像的具体始刻时间很难确定,明、清《合川志》和有关的历史文献中缺载,据寺内现存明正德十三年(1518)碑记载,唐广明二年辛丑(881)唐僖宗移跸成都,蜀盗风起,曾遣使就寺祈祷,可见晚唐时期寺院已存,有无造像不得而知。从现存造像之风格和像侧之题记看,群像之主尊弥勒佛的头部有可能雕刻于唐代,肩以下部分应为宋代雕凿,其他造像应为两宋陆续雕刻,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尤多;另有少数明、清时期作品。
二佛寺罗汉群像(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