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灯寺石窟 :
位于山西省平顺县东南约30千米的太行林虑山崖壁之上端。现存洞窟14个,浅龛8个。据《壶关县志》,金灯寺创凿于北周时期,但形成规模的开凿当为明代中后期。石窟大都留有题记和碑刻,但仅留5处可辨识年代。其最早年限可能为明弘治十七年(1504),此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都有相当规模的营造工程。石窟外壁均刻有木构建筑样式。窟室多为方形、覆斗顶,形制较小。窟内壁面多设两层,上层排列高浮雕佛像,下层作三壁通连的高台基。雕像组合有一铺十一像、一铺五像和一铺三像。仰覆莲花座或八角须弥座。主像佛、菩萨、弟子、天王、十八罗汉及道者等多系圆雕;千佛、化佛和罗汉多为高浮雕;水陆众神则为浅浮雕。佛像面形圆胖,头稍大,尖螺髻,着搭右肩或通肩袈裟,手脚着意刻画指甲的修长与逼真。与岩体相连的雕像,多粗壮圆胖,与壁体脱离的单体造像,一般无头,身材清秀颀长,衣纹简洁流畅。规模最大亦较特殊的第5窟(又称水陆殿),外壁刻仿木构三间殿堂式檐,中间辟门,两边开漏窗,门前有蹲狮;窟内中央有通顶背屏(与中心柱略有区别),其前方左右又各设一八角石柱,使洞窟形成面阔三间的布局。背屏前中央为三世坐佛及二身菩萨立像,背屏后刻三菩萨坐像。石窟东、西、北壁上方刻众罗汉和十方诸佛像,形象极富写实意趣;下方满刻69幅水陆诸神装饰画,形象清晰,生动传神。
金灯寺石窟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