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帖》 :
据宋曹士冕的《法帖谱系》载,北宋庆历五年至八年(1045~1048)间,刘沆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命僧希白以《淳化官帖》(《淳化阁帖》)拓本为基础,增入王羲之《霜寒》《十七日》两帖及王濛、颜真卿诸帖,重新摹刻于石。全帖共10卷,每卷后有年、月及“慧照大师希白重摹”字样,而板式则高于《淳化阁帖》。帖本无名称,因刻于潭州,遂称《潭帖》;又因潭州在五代时曾为长沙府,故又称《长沙帖》。据曹氏所记,帖刻成后原板置于郡斋,后刘沆又命人复刻一套置于私第。此外又有“碑匠家本” “长沙新刻本” “三山木板” “蜀本”及“庐陵萧氏本”等翻刻版本。《潭帖》在宋代颇受推重,苏轼认为其摹刻精工超过《淳化阁帖》,但迄今均已不存,世间以《潭帖》流传者,皆出于后人拼凑假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