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经》 :
刻于东汉熹平四年(175),东汉光和六年(183)完成。有经文7种。因仅以隶书一体书刻,又称《一体石经》。原立于洛阳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作为经书标准本,供士子学人对照使用。刻成不久即遇汉末董卓之乱,后又遭晋永嘉之难,遂毁于兵燹。其残石自宋代以来屡有发现,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土渐多,现存《熹平石经》残石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等处。《熹平石经》内容为《尚书》《周易》《仪礼》《春秋》《鲁诗》《公羊传》《论语》等儒学经典,共46石,是最早的官定儒学经典著作版本,据记载由蔡邕以隶书书写。
从现存残石来看,《熹平石经》的隶书技法纯熟,用笔沉稳,方正均匀,神态规整,端庄雍容。虽然在经学史和版本学上有较高价值,但由于讲究文字规范有加,结体大小与笔画粗细变化不多,故显得刻板,书法价值并不显著,而且世间流传多有伪造者,真赝混杂,较难辨究。传世著录有马衡的《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汉石经集存》及罗振玉的《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等。
《熹平石经》拓本(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