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赫捷利,F.O. :
原名弗朗茨-阿尔伯特·奥西普维奇·舍赫捷利。生于圣彼得堡,卒于莫斯科。祖辈来自巴伐利亚,其家庭属于俄罗斯伏尔加德意志族,祖父经商,在萨拉托夫享有较高声望。1866年一家迁回萨拉托夫,经营剧院,后舍赫捷利父亲去世,家庭陷入贫穷。舍赫捷利在代理监护人T.E.杰金的资助下完成了中学学业。1875年随母亲迁至莫斯科,居住于P.M.特列季亚科夫的房屋,得到了特列季亚科夫的照顾。迁至莫斯科不久后,进入建筑师A.S.卡明斯基的工作室学习,1875年夏,与卡明斯基共同完成了莫斯科历史博物馆的正面设计(但未被采纳),这是舍赫捷利的首个建筑设计方案。此后,与卡明斯基的合作时间超过10年。1875年,进入莫斯科绘画雕塑建筑学校,师从建筑师D.N.契恰戈夫。1878年,舍赫捷利因旷课被学校开除,旷课的原因是这一年舍赫捷利母亲病重,舍赫捷利不得不工作挣钱。1878年,结识了作家A.P.契诃夫,二人成为好友。在卡明斯基、D.N.契恰戈夫、K.V.杰尔斯基的引荐下,舍赫捷利开始了早期创作,进行了一些私人房屋、庄园、教堂建筑的设计。1884~1886年,作为杰尔斯基的助手参与了莫斯科市杜马建筑设计,他们的设计图被采纳。这一时期他还从事舞台设计、书籍装帧及海报设计。1893年后,主要从事哥特及俄式风格建筑设计。1893年为莫洛佐夫家族设计的官邸得到了艺术学者及建筑学者的高度评价,因为这座建筑,舍赫捷利也成为首位邀请M.A.弗鲁贝尔进行室内装饰设计的建筑师。1894年获得俄国政府颁发的建筑师执照。1895年加入莫斯科建筑师协会。1986年开始在莫斯科斯特罗加诺夫工业美术学院任教。1900年,其设计由哥特式风格转向现代风格,同年获得巴黎世界博览会银质奖章。20世纪初期,其建筑设计呈现出新古典主义、新俄罗斯风格。1917年后,舍赫捷利的创作与苏联紧密相关,他设计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像,参与了全俄工农业成就展的筹备工作。1918年成为莫斯科高等艺术暨技术学院教授。1906~1922年任莫斯科建筑师协会主席。
舍赫捷利设计了210余座建筑,现留存有约86座,大部分位于莫斯科及莫斯科郊区,包括S.P.冯·杰尔维茨官邸(莫斯科)、A.A拉卡洛夫宫(雅罗斯拉夫)、G.帕拉迪斯剧院(现马雅可夫斯基剧院,莫斯科)、Z.G.莫洛佐娃庄园(俄外交部接待处,莫斯科)等。他曾以埃及金字塔为原型设计了列宁墓,但未被采纳,还曾于1883年设计了一座中国风格的亭子,原址为莫斯科大迪米特洛夫斯基街1号,该建筑如今已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