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奥尼亚式希顿

    爱奥尼亚式希顿 :

原是爱奥尼亚地区(今土耳其安纳托利亚西南海岸)人们所穿着的衣服,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在雅典被普遍穿用,且男女皆可穿。

爱奥尼亚式希顿是由一块长方形的布对折缝制而成。布的长度是人展开手臂时两手腕之间长度的两倍,宽为肩颈处至脚踝处的长度加上系腰带时产生的向上提拉固定所需的长度。在对折缝制时,仅在留出手臂穿脱的袖口后将侧缝部分缝合,从肩部到手腕的顶端部分则用一种回形的、类似现代别针的安全别针分段进行固定,一般会用到8~12个别针,有时也会用系带的方式代替别针。据史书记载,公元前5世纪,在推广安全别针之前,人们穿着多利亚式西顿时,普遍使用的是类似大头针的普通别针,它针尖锋利,在发生冲突时常被用来刺伤甚至刺死他人,为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爱奥尼亚式西顿流行起来,安全别针也取代了大头针。为了方便活动,穿着爱奥尼亚式希顿时常常需要系腰带,可以在腰处系一根宽腰带,也可以系一条较窄的细绳腰带。起初,腰带的位置较低,后来逐渐提到胸部以下,使爱奥尼亚式西顿变成了高腰款式。在进行劳作时人们甚至将腰带从肩部往后绕,将袖子也系起来,由此,服装上还产生了很多自然而变化丰富的褶皱,也增强了服饰的垂感,整体更显端庄、优雅,一举两得。在中国古代,人们也会用类似的方式系起肥大的袖子来提高服装的便捷性。

爱奥尼亚式希顿的材料很薄,主要是亚麻的绉布,这种绉布直到现在希腊仍在织造,经常用地中海出产的紫贝来染色。

爱奥尼亚式希顿

为您推荐

饕餮纹

饕餮纹 : 饕餮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一种兽面形象。饕餮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凶之一,性残贪食。传说黄帝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其形象最早见于长..

贝斯特

贝斯特 : 主要作为室内服和家庭服使用,外出或出席正式场合时,需在外穿鸠斯特科尔。初期是长袖,衣身较短,后衣身逐渐变长(仅比鸠斯特科尔短一点),收腰身,后背有缝。和鸠斯特科尔一样,前门襟处有许多纽扣装饰..

丘尼卡

丘尼卡 : Tunica的音译,Tunica源于拉丁语,意为内衣,在罗马泛指上衣。丘尼卡最初为伊特鲁利亚人穿用,后被古罗马人继承。丘尼卡是利用一块布料,裁剪成“十”字形,“十”字形中间挖一个洞,然后对折缝合而成..

凤凰牌照相机

袁熙旸

袁熙旸 : 祖籍上海。生于江苏无锡,卒于江苏南京。198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染织设计专业,199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艺术系,获美术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0年毕..

钱凤根

钱凤根 : 生、卒于苏州。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7年进入汕头大学执教,曾任汕头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学系主任、副教授。钱凤根长年从事跨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所授课程包括西..

芳坦鸠

芳坦鸠 : 巴洛克时期假发在男士间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17世纪的欧洲。与男子假发相呼应的是一种女士的高发髻,称为“芳坦鸠”。芳坦鸠最早出现于17世纪末的法国。据说是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