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母庙石阙铭》 :
《启母庙石阙铭》拓本(局部)
篆书。汉安帝延光二年(123)二月,由颍川太守朱宠造,立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北的万岁峰下。无额。阙之北向刻铭文,分两层,由三段组成。第一段为题名,仅居下层,12行,每行6字;第二段为前铭,12行,每行12字,后纪年1行10字;第三段为后铭,上下层,12行,每行12字(每层行6字)。上层之字残泐较多。阙下部还有东汉熹平四年(175),中郎将堂谿典的隶书《请雨铭》,大部已剥落。
启母庙及阙,并建于西汉时,后避景帝(名启)讳,改“启”为“开”。庙早毁,而阙存。开母阙是启母庙神道阙,与太室阙、少室阙合称“嵩山三阙”。其北不远,有著名的启母石。石周43.1米,高10米。相传夏禹娶涂山氏为妻,即夏后。夏后居太室山,其妹少姨亦归禹,居少室山。夏后生子启,继承禹位,故夏后又称“启母”。夏禹在嵩山治水,欲开通圜辕山,遂化为熊。禹以击鼓为号,夏后每闻鼓声即为其送饭。一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事见《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开母阙题名部分与少室阙相同者有8人,书内亦近似,似出于一人之手,唯字径稍小,体势方古。此铭与《少室石阙铭》并为汉篆刻石上品,康有为称其“茂密浑劲”(《广艺舟双楫》)。阙身现存画像60余幅,主要内容有宴饮、驯兽、斗鸡、狩猎、幻术、骑马出行、太阳神、月宫、大禹化熊、郭巨埋儿等,为汉画像石珍品。上海艺苑真赏社有影印本。日本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收入;《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