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慵庵笔记》

    《天慵庵笔记》 :

方士庶著。此书见于《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等。书前有焦循序,并为作者编次。后来又有赵之谦序,可知是赵之谦依焦循手写本而录,并付梓印行。书后附有学者戴采孙之跋,内容为晚清末年之事。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记作者所作之画及所见宋、元、明三朝作品,多介绍作品的笔法、题咏、构图、内容等,多作者自行为之题跋,核对其内容,现仍有部分作者题跋附于传世藏品之后。后附有前人论画之语,且有节删,唯摘抄作者自己所感兴趣内容,并附有少数自己作品上本人的跋识话语。下卷全部为作者题画诗、跋语,以鉴赏内容居多,部分为己作,多述其画法来源、笔法如何,少数几则涉及画论,略有感受之见。尽管此书有焦循为之编次,仍杂乱无序,不便检索,需通读方可。这与作者初意即为札记随感有关,随见随记,有感而发,难以厘定目次。此手稿为作者生前之遗稿,从其题画作品内容大致可推断为其卒前一年,即乾隆十五年(1750)之前数年的随笔札记。另在书后戴氏跋中,录有戴熙藏方士庶所画册页8帧上的题跋内容,亦可资参考。此书为研究方士庶及清康、乾时期书画鉴定的重要资料。

为您推荐

笔记

笔记 : 亦称手记,即指采访过程中动手记笔记,是采访记录中最基本的方式。外国记者说:“如果你不能做笔记,就不该干这一行。”采访笔记从形式上分,有详记、简记、速记三种。详记,就是要对重要的事实..

笔记

笔记 : 随笔记录的短篇文献。又称笔谈、随笔。笔记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于研究历史和治学有重要价值。   笔记起源于先秦,魏晋时期开始成熟,当时的志怪体笔记较多且已专门成书,晋张华的《博物志..

《南越笔记》一则

《南越笔记》一则 : 李调元《南越笔记》:东粤多薯。其生山中纤细而坚实者,曰白鸠薯。似山药而少,亦曰土山药,最补益人。大小如鹅鸭卵,花绝香,身上有力者,曰力薯。形如猪肝大者,重数十斤,肤色微紫者..

《老学庵笔记》

《右台仙馆笔记》

《右台仙馆笔记》 : 作者俞樾。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五年(1855)放为河南学政,七年,被劾奏所拟试题割裂经义,罢官。自此,专意著述与讲学40余年..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 共24卷。纪昀著。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乾隆朝名臣。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另著有《沈氏四声考》《史通削繁》《文集》《诗集》等。《阅微草堂笔记》是..

《笔记小说大观》

《笔记小说大观》 : 上海进步书局20世纪20年代刊行,石印线装袖珍本。全书分8辑,共收录汉魏至清末间文言小说及相关笔记220种,其中汉魏时期1种,唐五代10种,宋金元时期79种,明代23种,清代107种,内容广泛,涉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