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1914~1973) : 中国现代油画家。1914年 6月27日生于浙江绍兴,1973年1月8日卒于北京。1933年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翌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二年级。1936年考入该校本科。1937年后,杭州失陷,董希文到福建鼓浪屿画风景。1938年春回到上海,借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抗日呼声的召唤下,他辗转内迁到湖南沅陵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继续学习,并随校到贵阳、昆明。1939年夏毕业,并经校方推荐到河内美术专科学校继续学习。由于他对帝国主义的不满,公费又少得难以维持生活,不到半年弃学回国,深入到贵州苗族地区,创作了《最后的家当》、《佃户密议》等暴露旧社会黑暗的木刻作品。1942年到重庆,创作了油画《苗女赶场》。1943年7月去敦煌石窟临摹古代壁画,并创作了《云南驮马夫的生活》、《祁连放牧》等作品。抗战胜利后,在兰州、苏州公开展出所临摹的敦煌壁画。1946年 8月经吴作人、李宗津推荐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其间创作了《瀚海》、《窗前静物》、《戈壁驼影》、《哈萨克牧羊女》等,受到了徐悲鸿的鼓励与好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作了《北平入城式》、油画《解放区的生产自救》、《开国大典》(见彩图)、中国画《祁连山的早晨》、油画《春到西藏》。1955年跟随八一电影制片厂沿长征路线写生,作画250余幅。翌年创作油画《红军过草地》,1960年创作油画《百万雄师过大江》。他前后3次入西藏,创作了《喜马拉雅山颂》、《雅鲁藏布江之歌》、《千年土地翻了身》等优秀作品。他的革命历史画《开国大典》是深受人民喜爱的作品之一。他的油画技巧精湛,造型准确并吸取中国传统绘画的因素,在探求油画民族风格上,取得突出成就。
董希文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室主任教授。出版有《长征路线写生集》、《革命历史画的创作经验──百万雄师渡长江》、《董希文画辑》、《董希文作品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