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V. : 荷兰画家。主要活跃于法国,继印象主义之后在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革新者,与P.高更、P.塞尚齐名,通常被人们称作后印象主义。凡高1853年 3月30日出生于荷兰的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欧韦自杀身死。他于16岁完成学业后开始经商,在古皮尔艺术公司当职员,先后在该公司的海牙、布鲁塞尔、伦敦的分店和巴黎的总公司工作。后因失恋和热衷于宗教,抛弃经商,1878年进入布鲁塞尔的一个新教教会学校的短期培训班,以后在矿区传教。由于口才不好和工作过于认真,被教会解雇。继而在其兄弟泰奥的帮助下,开始学画,曾得到他的表姐夫A.莫夫的指点。早期画风写实,受荷兰传统绘画与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来到巴黎,结识H.de图卢兹-洛特雷克、E.贝尔纳、P.西涅克、高更和其他印象主义画家,并接触到日本的浮世绘作品,视野大为开阔,色调也变得明亮起来。1887年,凡高两次在劳工阶级的咖啡馆和饭馆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他厌倦巴黎的生活,向往阳光更为明亮灿烂、色彩更加强烈瑰丽的法国南部。这时,他对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的画风也有所怀疑。自1888年春至1889年夏,他住在阿尔勒。在阿尔勒,他写道:"我发现,在巴黎学到的东西正在消失。我正在返回到我在农村时和接触印象主义以前的思想,倘若印象主义批评我的画风,我不会感到惊奇,因为我从E.德拉克洛瓦的思想中得益的超过了他们。为了更真实地表达我见到的东西,我更自由地运用色彩,使其更具表现力";"今天我们要求的,是一种在色彩上特别有生气、特别强烈和紧张的艺术"。他还以肖像为例,说明画家在忠实于对象的同时,要用夸张的手法,更有力地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凡高试图在阿尔勒组织一个与其他画家合作的社团。1888年10月,高更应邀来阿尔勒与凡高同住,可是由于性格不和与艺术追求不同,他们之间很快出现矛盾,甚至相互不能容忍,合作不欢而散。同年12月,凡高因精神失常,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从此,他的病时好时坏,于1889年夏进圣雷米精神病院休养。1890年5月出院,途经巴黎,稍休息后,迁居瓦兹河畔欧韦,接受P.-F.加歇医生的监护。7月曾去巴黎探望泰奥一家,并会见图卢兹-洛特雷克。返回后因旧病复发,于7月27日开枪自杀,29日清晨离世。
凡高早期接触社会下层,对劳动阶层的生活有所体验,曾经想当农村画家,表现农民和城市的生活。1885年,他创作《食土豆者》,是以贫苦的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为作此画,他绘制了约50幅农民头像。他在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影响下创作的风景画如《塞纳河滨》、《带烟斗的人》等,是转折时期的作品。凡高创作的成熟期是1888年到阿尔勒以后,他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版画的启发,大胆地探索、自由地抒发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阿尔勒时期的名作有《向日葵》、《邮递员鲁兰》、《椅子和烟斗》、《咖啡馆夜市》、《抽着烟斗、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等。雷米时期和在瓦兹河畔欧韦创作的作品,著名的有《星光灿烂》、《凡高在阿尔勒的卧室》、《加歇医生》、《欧韦的教堂》等。
凡高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真正承认。1888年,由于泰奥的帮助,他的3幅油画和数幅素描,才得以在独立沙龙展出。1890年,他在布鲁塞尔20人展览会上的一幅作品《红色的葡萄园》被人收购,这是他在世时唯一售出的作品。凡高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难以为世人接受。但是,他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充分认识作者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感情、意识和把握形式的相对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这是凡高的艺术对后人的启示。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派,都曾经受益于凡高的艺术。
凡高给贝尔纳和泰奥的信件于1893年开始发表。在这些信件中,他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艺术见解。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建有凡高美术馆。
[美]欧文·斯通著,刘明毅译,《渴望生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Pierre Cabanne,Vɑn Gogh, London and New York,1963.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