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艺术 : 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术流派。以表现偶发性的事件或不期而致的机遇为手段,重现人的行为过程,昭示人的本能反应。 Happening一词原是美国拉特格大学《人类学家》杂志的一个栏目标题,1959年A.卡普罗遂用来描述一种艺术创作状态,60年代则用来专指这一美术现象。卡普罗认为,偶发艺术的概念是与传统艺术的技巧性和永久性原则相悖的新艺术形式,是拼贴艺术和环境艺术的继续和发展。所不同的是拼贴艺术和环境艺术都与物质形态和作品陈列方式相关,而偶发艺术重活动的机遇性,艺术的创造活动在于即兴发挥,表现方式主要是自发的无具体情节和环境的戏剧性事件。
偶发艺术首先发生在美国,代表人物是作曲家J.凯奇和卡普罗,在他们的周围,主要的偶发艺术家有J.戴恩、C.奥尔登伯格、R.劳森伯格、R.利希滕斯坦、R.格鲁姆斯、R.惠特曼、G.乔治。这些艺术家或者以音乐伴奏形式进行表演,或者以情景对话的方式完成作品。
继美国偶发艺术之后,欧洲和日本也出现了偶发艺术运动,日本以Gutai社为代表,欧洲有Fluxus派等组织,J.博伊于斯是欧洲偶发艺术的代表。对于偶发艺术,西方评论界褒贬不一,公众大多表示不理解,用汉堡非规范美学家Β.布罗克的话说,偶发艺术仅是一台制造各种矛盾冲突的机器。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