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修德寺雕刻

    曲阳修德寺雕刻 : 中国5世纪末至9世纪中叶的石刻造像。修德寺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城垣西南,距南护城河100余米,建于唐或五代。1954年在修德寺正殿遗址之月台西北先后发掘了两个造像坑。经修整后,得石像2200余件,除少量青砂石像和陶像外,绝大部分是白石造像。最早一件是青砂石高脚菩萨三尊像,相当云冈期,最晚一件,为盛唐末期。前后延续约350余年。有纪年造像为247件,自神龟三年(520)至天宝九年(750)。纪年造像中北魏晚期17件,东魏40件,北齐101件,隋代81件,唐代8件。造像形式分为释迦、双坐释迦、无量寿佛、弥陀佛、双弥陀佛、多宝佛、立佛、双立佛、坐佛、双坐佛、弥勒、观音菩萨、双观音菩萨、思惟菩萨、双思惟菩萨、菩萨、双菩萨、三尊式以及僧等共19种。长达230年间的纪年造像,充分地显示了此期间造像序列及其变化以及地区性佛教信仰上的特点。
  东魏纪年造像具有明确的时代特点和风格,在中国佛教雕刻史上应有其独立地位。以武定元年( 543)杨迴洛造观世音像、武定二年苏丰洛造菩萨像、武定五年赵宗贵造菩萨像、武定七年马行兴造观世音像等为代表的武定型造像,薄纱透体,圆肩鼓腹,身材矮胖,和蔼可亲,与北魏晚期秀骨清像完全不同。北齐纪年造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典型形式完成于天统至武平的10年间,如天统二年(566)静藏造释迦像、武平四年(573)赵田姜造坐佛、河清三年(564)法郏造菩萨三尊式像、天统二年高节庆造双思惟像、武平六年高修陀造菩萨像等,都身材丰满,衣纹简练,刀法爽朗,体积突出,与东魏造像比较,有了质的变化。隋代纪年造像则更进一步发展,如开皇五年(585)张波造弥勒像,开皇十一年张茂仁造弥陀像、张难陀造双观音像,开皇十二年吴仲昂造菩萨像,开皇十七年邸善謢造观音像,大业二年(606)霍造双菩萨像等,都具有比例匀称、挺胸细腰、衣饰轻薄、刀法刚劲的风格。邸广新造玉思惟像、高节庆造白玉像、张茂仁造白玉弥陀像等铭文称当地信徒称黄山白石为玉或白玉,说明人们珍爱玉器和玉有五德的儒家观念浸透到佛教造像用材之中。黄山白石在石造像中较青砂石、砾石、石灰石要贵重,这种现象首见于曲阳石造像。
        
  修德寺石造像尚有数百件有彩绘痕迹,计有朱红、赭、金黄、黄、孔雀蓝、佛青、深绿、粉绿、墨、金等10色。有的用于开光或细部描绘,也有的仿妆銮的多彩效果。
  纪年造像均有或长或短的发愿文,记录了发愿者的身份、社会地位、职业、发愿目的和佛教信仰以及佛教徒组织、地区沿革等,同时也反映了民间使用简化字、别字、假借等情况以及书法艺术的变化。

为您推荐

汉代墓室建筑雕刻

汉代墓室建筑雕刻 : 中国汉代画像石墓中之建筑雕刻。汉代画像石墓已经发掘的大约有90座,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陕北与晋西北。其中以山东及苏北数量最多,约占1/3。这些墓葬都是在..

妇好墓玉石雕刻

妇好墓玉石雕刻 : 中国商代后期的玉石雕刻。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的妇好墓。墓主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约当公元前13世纪。   概况  妇好墓所出玉器共755件, 为商代玉器出土最集中和数量最..

龙虎塔雕刻

龙虎塔雕刻 : 中国唐代佛教建筑石刻。龙虎塔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东南40公里柳埠神通寺,系石结构单层亭阁式塔。始建年代史无记载,据其形制及雕刻内容、风格判断应是唐代修建。高10.8米,宽、深各4米,平面呈正方形..

居庸关云台雕刻

北周安伽墓石棺床雕刻

北周安伽墓石棺床雕刻 : 北周安伽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街道炕底寨村西北,2000年发掘。根据墓志记载,墓主安伽为北齐萨保(梵语音译,本义是商队队长),其祖先为“昭武九姓”中的西域安国人,于北周..

曲阳八会寺经龛

曲阳八会寺经龛 : 位于河北省曲阳县西南10公里少蓉山顶。以一石灰岩块四面开龛雕刻而成,外以块石垒成围屋。龛中有隋开皇十三年(593)与十八年题记刻经分别有20余种:《盂兰盆经》《华严经中叹佛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