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文学批评中的一种错误倾向。
语出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所谓“贵远贱近”,即“尊古卑今”;所谓“向声背实”,即不问实际,徒慕虚名。这是一种倾向的两种表现,其实质都是主观主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评价作家作品。
“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倾向,向来有之。西汉桓谭在《新书·闵友》中曾经说过:“世咸尊古卑今,贵其所闻贱其所见也。”东汉王充《论衡·须颂》中也说:“述事者高古而下今,……信久远之伪,忽近今之实。”《论衡·学书》中又说:“夫俗好珍古不贵今,谓今之文不如古书。夫古今一也,才有高下,言有是非,不论善恶而徒贵古,是谓古人贤今人也。”显然,“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倾向古已有之,前人也曾有精辟论述。曹丕在理论上并无创见,只是借古人之语,对当时文学批评领域存在的不良倾向和错误提出批评,对开展科学的文学批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