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喜瑞
侯喜瑞(1892—1984):京剧演员。北京人。8岁入喜连成科班学戏,初习梆子老生,后改皮黄架子花脸。19岁拜名净黄润甫为师,艺事精进。先后与许多京剧艺术家同台合作,相得益彰。擅演《战宛城》、《阳平关》、《盗御马》、《丁甲山》、《取洛阳》等戏,四十岁以后与名净金少山、郝寿臣鼎足相峙,68自成流派。
余三胜(生卒年不详):京剧演员。名开龙,湖北罗田人。原系汉调老生,道光时为北京“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台柱。在徽剧、汉剧合流形成京剧的过程中,对老生唱腔有较大创造。长于西皮与反二黄。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时称京剧“..
靠:戏曲服装。剧中古代武将的铠甲。身分前后两块,满绣鱼鳞纹。腹部称“靠肚”。护腿两块称“靠牌子”。背后插三角形小旗,称“靠旗”。不用靠旗的称“软靠”。女将穿的“女靠”,身下缀数十根彩色飘带,内穿衬裙。..
萧长华(1878—1967):京剧演员,教师。艺名宝铭,字和庄,祖籍江西新建,生于北京。8岁学戏,12岁登台。对京剧各行脚色大都通晓,尤长于“方巾丑”。1940年起任喜连48成(后改富连成)科班教师达36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戏曲学..
四大声腔:①明中叶流行的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和昆山腔合称为南戏四大声腔。②清乾隆年间的四大声腔指南昆、北弋、东柳、西梆。③明以来,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各形成了影响广泛的声腔系统,现一般称为四大声腔。..
张二奎(约1820—约1860):京剧演员。直隶(今河北)人。道光时在北京主持春和班,与程长庚、余三胜并称为当时京剧的“老生三杰”。擅演王帽戏(帝王一类角色),唱腔28淳朴有力,咬字以京音为准,形成自身艺术流派,也称“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