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文艺、美学着作汇编。
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柏拉图留下的着作据传有40篇左右,有关文艺美学问题的主要着作有《大希庇阿斯篇》、《伊安篇》、《理想国》、《会饮篇》、《斐德若篇》、《斐利布斯篇》和《法律篇》等,均为译者收于《文艺对话集》中。柏拉图在贵族党与民主党的斗争中,政治上致力于推翻民主党而企图建立奴隶主贵族独裁统治的“理想国”。
哲学上,极力宣扬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他的全部文艺、美学观点都来自于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理论。柏拉图明确地提出美是理念(参见“美是理念”)。
按他的观点,理念的世界才是真正存在的世界,是独立于一切美的个别之上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存在。美的理念先于具体的美的事物,是一切美的东西的本原。
而可感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映像和影子,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都不过是“分有”了“美本身”而已(参见“分有说”)。
“美本身”不能通过感觉器官去感受,只有真正的哲学家凭借理性、灵魂的“回忆”才能认识。
柏拉图还运用“理念论”来说明艺术中的某些基本问题。他认为摹仿是艺术的本质,物质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仿,艺术和理念的关系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艺术作品和真实的“理念”隔着两层。
据此,他鄙视文艺,否认文艺能反映真理,也否定文艺能给人带来新的知识。在创作上,他提倡神秘的“灵感说”,认为艺术创作靠的是灵感和神力,有了神灵的凭附而处于“迷狂状态”才能创作出作品。
他极其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为他设想的“理想国”制定严格的文艺审查制度,对那些诽谤政治、亵读神灵的艺术家都要驱逐出去。
柏拉图的关于文艺、美学的观点,颠倒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从而也颠倒了现实生活和艺术的关系。但在西方美学史上,他却是最早地、系统地论述美学和文艺基本问题的思想家。其结论虽然是唯心的,但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需我们持科学的态度加以批判地继承。